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二种独觉
【佛学大辞典】
(名数)麟喻独觉,部行独觉也。
【三藏法数】
(出析玄记)
大论云:独觉出无佛世,观外因缘,无师自悟,故名独觉。(观外因缘者,谓观外物之凋零,觉内心之生灭也。)
〔一、部行〕,部即部类。谓此独觉,稍有为人之心;如鹿行走,而能回顾后群,故名部行。
〔二、麟喻〕,谓此独觉,但欲自度,略无为人之心;譬如麒麟,唯有一角,故名麟喻。
三六独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独具之十八不共法也。此十八之功德,不共通于二乘之人,故不共法亦谓之独法。寄归传曰:「获十八独法号天人师。」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初生时之语,是三世诸佛之常法也。长阿含经一曰:「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瑞应经上曰:「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从右胁生堕地,即行七步,举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因果经一曰:「菩萨即便堕莲花上,无扶持者自行七步,举其右手而师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无量寿经上曰:「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智度论三十八曰:「佛自说菩萨本起。菩萨初生时,行七步,口自说言:我所以生者,为度众生故。言巳默然,乳哺三年,不行不语。渐次长大,行语如法。一切婴儿小时未能行语,渐次长大能具人法。今云何菩萨初生能行能语,后便不能语,当知是方便力故。」
天真独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日本传教大师在唐时,道邃和尚传授观心之口诀,有此语。谓为一言之一心三观。天真者谓本体不生也。吾人之一心一念,寻其本来不生而无相也。独朗者吾人悟入此天真则本来无生死涅槃之别,宇宙朗然而光明,凡身即大觉之佛也。
主独行无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无明之一。(参见:无明)
如来独證自誓三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如来独證自誓三昧者此时佛所住道场之名也。说出家之法,迦叶自誓而得戒。
定中独头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定中之第六识也。入定中,前五识不全示其作用,唯第六意识为其所用。故称独头。
【三藏法数】
谓意识独缘定境,不与五识同缘,而无一切尘境作对,是名定中独头意识。
非主独行无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无明之一。(参见:无明)
孤独园
【佛学大辞典】
(地名)给孤独园之略。祇园精舍所在之处。给孤独者,须达多之译名。此园为须达长者所布施,故曰给孤独园。(参见:给孤独园)。又,后世养老院,孤儿院之类。南史梁武帝纪,普通二年春,诏置孤独园以恤孤幼。
【佛学常见辞汇】
给孤独园的简称。(参见:给孤独园)
孤独地狱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又曰孤地狱。非如八寒八热地狱之有定处,各人别业所感,独在虚空或山野等之地狱也。俱舍颂疏十曰:「如上所论十六地狱,一切有情业增上力感,馀孤地狱各别业招。或多或少,或二或一,所止差别多种,处处不定。或近江河山边旷野,或在地下空及馀处。」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孤地狱,此种地狱不同于八寒八热等地狱都有固定的地方,而是随著各人的别业,孤独的处在虚空或是山野之中。
祇树给孤独园
【佛学大辞典】
(地名)舍卫城有长者哀恤孤危。世人呼曰给孤独Ana%tapindika,佛在摩揭陀国时,来闻法三归为优婆塞。后乞佛来舍卫城度国人,以园林献佛。佛许之。长者归国选园林以太子誓多之园林Jetavana为第一。弥勒上生经疏上,慈恩以二人之名载园林名之因缘。曰:「地唯挟垲,泉林繁郁,壁方五里,可设伽蓝。善施请买,太子不许。因戏言曰:布金满地,厚敷五寸,时即卖之。善施许诺。(中略)太子知其情邈,自发胜心。人之所贵,莫过金宝。而彼当能倾库买地以造僧园,我何所乏而无修建?请悔先地,长者不从。太子云:许地取金,未论林树。地随汝主,林属我身。其助成功,但陈供养。佛后游此,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树林誓多所施。二人同心,共崇功德。自今已后,应谓此地为誓多林给孤独园。」
【佛学常见辞汇】
祇陀太子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地,此园在古印度舍卫国,佛陀常在那里讲经说法。
纯圆独妙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乃开三乘差别,而为一大圆会尔前粗味而成醍醐妙味之经,故称为纯圆独妙之经。法华科注前录曰:「如此五时,群经无量,括而统之,无出此四,故此四教乃是释经之纲目,故知法华五时中乃纯圆独妙之经。」
部行独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独觉之一。谓声闻乘中预流一来不还三果之人或为四善根人之最利根,最后證第四阿罗汉果时,离佛边而观飞花等外缘或观十二因缘道理而独自觉者。此种之独觉者,修行中组织数多之部党,如声闻人,故云部行,至證果而独悟,故云独觉。(参见:独觉)
温独波罗
【佛学大辞典】
(异类)夜叉名。译曰勇进勤护,见大孔雀咒王经。梵Udyoga-pa%la。
相应独头二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俱舍论唯识论谓无明与其馀贪等五大惑共起为相应无明,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起信论谓业转现三细之间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至于六粗与馀惑相应而起为相应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