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魁  拼音:dà kuí
指科举时代的状元。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四方举人集京师,当入见,而宋公姓名偶为众人之首。……然其后卒为大魁。」
《國語辭典》:状元红(狀元紅)  拼音:zhuàng yuán hóng
1.一种陈三年的绍兴酒。
2.一种荔枝。宋。曾巩 荔枝录:「状元红,言于荔枝为第一,出近岁,在福州报国寺。」
3.紫茉莉的别名。参见「紫茉莉」条。
《漢語大詞典》:留馆(留館)
清 制,进士之中在一甲里一二三名的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在二甲、三甲里的,再应朝考,成绩优者到翰林院学习三年,称“庶吉士”。学习期满,举行“散馆”考试,优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职,原为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授检讨,称为“留馆”。未留馆的,可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乡试三场,会试三场;取中之后,还要復试,又是殿试、朝考、留馆。诸君都是过来人,那一层门槛可以越得过。”参阅《清会典事例·翰林院·散馆》
《國語辭典》:廷魁  拼音:tíng kuí
科举时代廷试的第一名。
《漢語大詞典》:元魁
殿试第一名,即状元。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目下新主登极,首重文科,命下官速封试卷进呈,以便亲定元魁,风示天下。”
《漢語大詞典》:会状(會狀)
指会元和状元。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 徐 闻之,急问公姓氏……遂引入都中,援例中北闈乡榜。 康熙 癸丑会状连捷,官至大宗伯。”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未几, 蔡 联捷会状,屡典文衡。”
《國語辭典》:三鼎甲  拼音:sān dǐng jiǎ
科举殿试一甲共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三鼎甲」。《儒林外史》第三○回:「尊府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
《漢語大詞典》:魏科
高科。指状元。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虽涉风流,无伤名教,请从次甲,拔置魏科。”
《國語辭典》:状元筹(狀元籌)  拼音:zhuàng yuán chóu
一种赌具。用象牙、竹子或兽骨为筹,以六个骰子卜彩,最大者为状元,得三十六注,故称为「状元筹」。
《漢語大詞典》:一甲一名
(1).科举一甲中的第一名,即状元。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上天不负苦心,文章自有定论。将来殿试,那一甲一名也不敢必,也中个第三就好了!”
(2).泛指第一等,含讽刺意味。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九》:“大约别的都可以老,只有自己不肯老的人物,总该推 中国 老先生算一甲一名。”
《国语辞典》:大三元  拼音:dà sān yuán
1.古时解元、会元和状元的合称。《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大秋元、大经元、大三元,士人之誉多殊。」
2.打麻将时,胡牌的牌色中,含有白板、红中、青发三组牌者,称为「大三元」。
《国语辞典》:状元饼(状元饼)  拼音:zhuàng yuán bǐng
以甜口味枣泥豆沙为馅制成的饼,饼上缀饰状元二字。如:「状元饼是一种传承民间数百年,独具地方风味的特色食品。」
《漢語大詞典》:鳌甲(鼇甲)
犹鼎甲。状元、榜眼、探花的合称。 明 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壬辰会元:“二 林 皆 福建 之 福州 人,二 吴 皆 直隶 之 苏州 人,同姓、同郡、同单名,前则同入鼇甲,后则同拜郎署。”
《國語辭典》:气杀钟馗(氣殺鍾馗)  拼音:qì shā zhōng kuí
相传唐人钟馗考取状元,皇帝嫌其貌丑而不任用,钟馗愤而自刎。后以「气杀钟馗」比喻愤怒而脸色难看。如:「上司这般不合理的要求,真是气杀钟馗,简直逼我走人。」
《國語辭典》:连中三元(連中三元)  拼音:lián zhòng sān yuán
1.三元,指解元、会元、状元,分别为科举制度下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连中三元」指接连在乡试、会试与殿试中考取第一名。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三出:「玉帝敕旨:谪下文曲星君与冯商为子,连中三元,官封五世。」
2.比喻接连获胜。如:「在益智问答比赛中,我连中三元,博得满堂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