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共犯罪  拼音:gòng fàn zuì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
《国语辞典》:既遂犯  拼音:jì suì fàn
指已经完全实现犯罪事实或犯罪构成要件的人。
《国语辞典》:单行犯(单行犯)  拼音:dān xíng fàn
法律上指初次犯罪的人,称为「单行犯」。
《国语辞典》:打金砖(打金砖)  拼音:dǎ jīn zhuān
戏曲剧目。新莽及东汉故事戏。叙述东汉姚刚犯罪,姚期绑子上殿请罪,刘秀酒醉,传旨立斩姚期,并诛邓禹等功臣二十馀人,马武闯宫谏奏不准,用砖自击死于金殿。全剧以生角为主,唱作并重。
《国语辞典》:犯罪率  拼音:fàn zuì lǜ
在一定的时、地每十万人口发生的犯罪件数。可以用来瞭解与比较该地区或不同地区犯罪情形。
《国语辞典》:法务部(法务部)  拼音:fǎ wù bù
中央政府行政院的一部。掌理全国检察行政、犯罪防治、犯罪矫正、司法保护、廉政、行政执行、法规咨商、行政院之法律事务及司法人员养成教育业务。
《国语辞典》:赌博罪(赌博罪)  拼音:dǔ bó zuì
在公共场所或公众出入之场所从事赌博的犯罪行为,称为「赌博罪」。其他如常业赌博、图利供给赌场或聚众赌博等均属之。
《國語辭典》:罪有应得(罪有應得)  拼音:zuì yǒu yīng dé
为所犯的错承受应得的惩罚。如:「他平日作恶多端,如今下狱,真是罪有应得。」
《國語辭典》:罪魁祸首(罪魁禍首)  拼音:zuì kuí huò shǒu
领导或策划作恶犯罪的首要人物。《扫迷帚》第二三回:「新妇自伤薄命,屡欲觅死。罪魁祸首,不得不痛恨于怂恿冲喜之人,及劝解煞之老妪。」也作「祸首罪魁」。
《国语辞典》:免诉(免诉)  拼音:miǎn sù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2条规定,刑事案件有曾经判决确定、时效已完成、曾获大赦或犯罪后法律已废止其刑罚者,应谕知免诉之判决。
《国语辞典》:犯意  拼音:fàn yì
犯罪的动机。如:「法官在量刑前,一定要先查明嫌疑犯的犯意。」
分类:犯罪动机
《国语辞典》:报复主义(报复主义)  拼音:bào fù zhǔ yì
强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犯罪者本身施以报复,以使罪刑相当的刑罪目的。
《国语辞典》:暴力犯罪  拼音:bào lì fàn zuì
使用暴力手段侵犯他人,且违反社会常规的犯罪行为。包含攻击他人或动物、破坏财物、诈欺或偷窃。
《国语辞典》:保安处分(保安处分)  拼音:bǎo ān chǔ fèn
国家为预防犯罪,矫治人犯恶性,代替或补充刑罚所行的各项改善、教育、保护、医疗等一切处分,称为「保安处分」。
《国语辞典》:便宜主义(便宜主义)  拼音:pián yí zhǔ yì
检察官评估犯罪人的年龄、性格、境遇、罪情及犯罪后的状况,若其无必要追诉,则虽有充分證据,亦不予起诉,此种主义称为「便宜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