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牵顾(牽顧)
谓受牵制而有所顾虑。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何处可偏师令牵顾,何处可游兵絶餉路。”
分類:牵制顾虑
《漢語大詞典》:縻职(縻職)
被职务牵制束缚。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旧疾暴加,不数日而亹作。 陆君 縻职他县,至则无及矣。”
《漢語大詞典》:搀引(攙引)
牵制,挟制。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若意中偶有所讳,而彼必欲知之者,若守不已,或劫以鄙情,不可惮此小辈,而为所搀引,以尽其言。”
分類:牵制挟制
《漢語大詞典》:牵踬(牽躓)
牵制困扰。 宋 苏舜钦 《答马永书》:“世有知道而居位者,尚或为众牵躓,不得尽施其所学。”
分類:牵制困扰
《漢語大詞典》:钳掣(鉗掣)
挟持牵制。新唐书·后妃传下·郭太后:“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
分類:挟持牵制
《國語辭典》:继绊(繼絆)  拼音:jì bàn
系缠。《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继绊网罗不用入,无明颠倒莫教侵。」
分類:束缚牵制
《漢語大詞典》:缀兵(綴兵)
指用以牵制敌方兵力的军队。 清 唐甄 潜书·五形:“有游兵以扰之,有缀兵以牵之。”
《國語辭典》:拖后腿(拖後腿)  拼音:tuō hòu tuǐ
比喻牵制,阻挠别人或事物不得前进。如:「他这个人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人前没意见,而背后拖后腿。」也作「拉后腿」、「扯后腿」。
《国语辞典》:使臂使指  拼音:shǐ bì shǐ zhǐ
比喻指挥如意,无所牵制。语本《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国语辞典》:犬牙相临(犬牙相临)  拼音:quǎn yá xiāng lín
形容纵横交错,互相牵制。《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也作「犬牙相制」。
《国语辞典》:故生枝节(故生枝节)  拼音:gù shēng zhī jié
故意在事情完成之际横生事端,以牵制他人。如:「这件事绝不容许他人故生枝节,请你小心地去完成。」
《国语辞典》:扯尾巴  拼音:chě wěi bā
拉著尾巴往后。亦指对人的举动加以牵制、阻隢。如:「你要是不想做,也不要在后面扯尾巴。」
《国语辞典》:掣后腿(掣后腿)  拼音:chè hòu tuǐ
比喻从后牵制,阻挠他人做事。如:「事情变得那么难办,八成是有人在掣后腿。」
《国语辞典》:绑住(绑住)  拼音:bǎng zhù
1.缠绕裍绑,使不易动弹。如:「被铁鍊牢牢绑住的魔术师,一眨眼就脱困了。」
2.受到牵制,不能自由。如:「只要善加规划,不要被零碎琐事绑住,就能有较好的生活品质。」
《国语辞典》:拉绊著(拉绊著)  拼音:lā ban zhe
拉扯、牵制。《红楼梦》第六九回:「还是二姐儿不去,自己拉绊著还妥当。」
分类:拉扯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