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42,分110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三物
照物
杂物
物宜
动物
尽物
瑞物
物累
物同
轨物
大物
忤物
徇物
天物
物格
《漢語大詞典》:三物
(1).犹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艺。《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郑玄 注:“物犹事也。”左传·襄公三年:“ 解狐 得举, 祁午 得位, 伯华 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 明 宋濂 《送邓贯道还云阳序》:“《周官》之制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所谓三物,若六德、六行、六艺是也。” 清 曾国藩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承平既久,法意寖失,郡县有司不知三物为何事,而教民之任,独以责之学政与校官。”
(2).三种物类。指豕、犬、鸡。《诗·小雅·何人斯》:“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毛 传:“三物,豕、犬、鷄也。” 清 钱谦益 《吴德舆次东坡狱中寄子由韵,作丁丑纪闻诗,感而和之》:“孤身岂合投豺虎,三物何当诅犬鷄。”
(3).三种。墨子·公孟:“ 公孟子 谓 子墨子 曰:‘君子恭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鐘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 子墨子 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耳也。’”
《分类字锦》:照物
补笔谈寇忠悯拜相白麻杨大年之词其间四句曰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铓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寇甚喜曰正得我胸中事
分类:照物
《國語辭典》:杂物(雜物)  拼音:zá wù
众多之物。《易经。系辞下》:「杂物撰德,辨是与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奇状,托之丹青。」
《漢語大詞典》:物宜
指事物的性质、道理、规律等。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賾,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宋书·谢灵运传论:“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耒耜》:“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
《國語辭典》:动物(動物)  拼音:dòng wù
相对于植物的另一大类生物,这类生物多可自行摄食有机物以维生,有神经、感觉,并具运动能力。生存范围遍及世界各处。
《漢語大詞典》:尽物(盡物)
(1).穷尽其物。礼记·祭统:“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苟可荐者,莫不咸在,示尽物也。” 汉 班固 《东都赋》:“乐不极盘,杀不尽物。”
(2).所有之物。 南朝 梁 沈约 《朝丹徒故宫颂》:“尽物称瑞,穷灵委和。”
分類:穷尽
《漢語大詞典》:瑞物
象征吉祥之物,如凤凰、麒麟、嘉禾、甘露等。 唐 李白 《明堂赋》:“若乃 高宗 绍兴,祐统锡羡,神休旁臻,瑞物咸荐。”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 永平 ﹞四年,麟见 昌州 。 通正 元年,黄龙见 太昌池 。瑞物之出,殆无虚岁。” 明 夏原吉 《麒麟赋》:“瑞物既呈,祥烟斯布。”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士人自重》:“山人宜在山林,譬之麒麟,在郊藪则为瑞物,入朝市,亦何异摇尾乞怜之犬耶。”
《國語辭典》:物累  拼音:wù lěi
外物所给予人心的牵挂和负担。《庄子。天道》:「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唐。杜甫发同谷县〉诗:「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韵府拾遗 东韵》:物同
淮南子柳下惠见饴曰可以养老盗蹠见饴曰可以黏牡见物同而用之异抱朴子时移俗易物同价异
分类:物同
《漢語大詞典》:轨物(軌物)
(1).轨范;准则。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轨物者也。” 杜预 注:“言器用众物不入法度,则为不轨不物。”魏书·羊深传:“将以纳民轨物,莫始於经礼。”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七:“今风示四夷,示以轨物,当正前日适然之失,尽循旧制。”
(2).指规范事物。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寧可以轨物字民,作范垂训者乎?”新唐书·李景伯传:“使授非其人,则权重衅生,非彊干弱枝,经邦轨物之谊。” 明 王廷相 《栗应宏道甫字说》:“又能於穷通得丧、生死祸福之际,安於义命而不乱,则人道尽而足以轨物矣。”
《漢語大詞典》:大物
(1).指天下或帝位。庄子·在宥:“夫有土者,有大物也。” 成玄英 疏:“九五尊高,四海弘巨,是称大物也。” 宋 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诗:“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2).指表示等级的仪制礼法。国语·周语中:“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荀子·赋》:“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 杨倞 注:“夫人之大者莫过於礼,故谓之大物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礼乐征伐,先王治世之大物也。”
(3).犹重器。 明 宋濂 《隋室兴亡论》:“盖天下大物也,可以德持,不可以力竞。”
《國語辭典》:忤物  拼音:wǔ wù
冒犯人,与人不合。《魏书。卷八五。文苑传。邢昕传》:「昕好忤物,人谓之牛。」《宋史。卷二六二。李涛传》:「涛慷慨有大志,以经纶为己任。工为诗,笔札遒媚,……亦未尝忤物,居家以孝友闻。」
分類:触犯犯人
《漢語大詞典》:徇物
追求身外之物。吕氏春秋·贵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 高诱 注:“徇,犹随也。” 陈奇猷 校释:“徇者,以身从物之谓。”
曲从世俗。 宋 曾巩 《〈说苑目录〉序》:“ 向 之学博矣,其著书及建言,尤欲有为於世,至其枉己而为之者有矣,何其徇物者多,而自为者少也?”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吾观 江寧 士大夫,材智虽有短长,而皆不屑诡随以徇物。”
《國語辭典》:天物  拼音:tiān wù
原指自然界生存的各种生物,后泛指一切美好的物品。《书经。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红楼梦》第五六回:「若不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
《漢語大詞典》:物格
谓事理得到穷究。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 集注:“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 宋 储泳 《祛疑说》:“大抵行持正法不过正心诚意而物格,本无心於奇怪之应,非如邪法之专於愚世骇俗、耸动见闻也。至於召雷而雷,祷雨而雨,此亦诚通物格之玅,自然而已,岂容以人伪参之哉!”
分類:事理穷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