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物性  拼音:wù xìng
万物的本性。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鹤善舞而不能耕,牛善耕而不能舞,物性然也。」
分類:物性
《漢語大詞典》: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經)
也叫自主神经。因为不受意志支配,所以叫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是周围神经系的一部分。从延髓、中脑、脊髓发出,分布在内脏器官上,通过传出和传入两种神经纤维跟脑和脊髓发生联系,调节内脏器官活动。
《国语辞典》:动物性脂肪(动物性脂肪)  拼音:dòng wù xìng zhī fáng
可供给动物能量的脂质,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从动物身上所取得的脂肪,通常为饱和性脂肪,较安定,可加至高温而不易变质。如猪油、牛油等。
《国语辞典》:动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  拼音:dòng wù xìng dàn bái zhí
肉类食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含有许多人体需要的胺基酸,营养价值相当高。
《分类字锦》:曲尽物性(曲尽物性)
宣和画谱唐忠祚善画羽毛花竹皆世传之妙而王公豪右争相延揖故户外之屦常满而得其画者遂为珍赏盖忠祚之画不特写其形而曲尽物之性花则美而艳竹则野而閒禽鸟羽毛精迅超逸殆亦技进乎妙者矣
分类:
《國語辭典》:物色  拼音:wù sè
1.动物的毛色。《礼记。月令》:「瞻肥瘠,察物色。」
2.形貌、外观轮廓。《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中。颜杲卿传》:「尝送徒于州,亡其籍,至廷,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
3.景物、景色。《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南朝宋。鲍照〈秋日示休上人〉诗:「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4.各种物品。《旧五代史。卷一一○。周书。太祖本纪一》:「旧来所进羡馀物色,今后一切停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房里多是要紧文书物色,你敢乱动么?」
5.寻找、访求。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二出:「我想遍国之人俱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于尘埃之内乎?」《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弟为兄物色,得一佳偶。」
《國語辭典》:故事  拼音:gù shì
旧例、老规矩。《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然阙而不篡者,乃各有故事,而在职司也。」
《國語辭典》:故事  拼音:gù shi
1.传说中的旧事,或杜撰的事情。如:「小朋友听老师说故事。」《西游记》第一三回:「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刍洗业的故事。」
2.事故。《红楼梦》第六一回:「吃腻了膈,天天又闹起故事来了。」
《國語辭典》:苦寒  拼音:kǔ hán
酷寒、严寒。《乐府诗集。卷三七。相和歌辞十二。南朝宋。鲍照。东门行》:「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唐。杜甫 后苦寒诗二首之一:「蛮夷长老怨苦寒,昆崙天关冻应折。」
《國語辭典》:飞跃(飛躍)  拼音:fēi yuè
1.形容快速。如:「她跑起来像一只飞跃的羚羊。」
2.比喻事物有快速而突破的进展。如:「近年来,自由中国的经济有飞跃的进步。」
《漢語大詞典》:分涂(分塗)
亦作“ 分涂 ”。亦作“ 分途 ”。
(1).犹分道;分路。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其行出也,则逼狭之地,耻於分涂,振策长驱,推人於险,有不即避,更加攄顿。” 唐 李商隐 《次陕州先寄源从事》诗:“离思覊愁日欲晡,东 周 西 雍 此分涂。”
(2).喻事物性质或人的思想观点出现差别,产生分歧。 清 刘大櫆 《周书岩诗序》:“古之贤才无歧径,而后之贤才有分途。” 清 彭绍升 《南畇先生遗书后序》:“道之歧出不统久矣。 宋 之世, 朱 与 陆 分涂。 明 之世, 王 与 罗 异辙。” 罗惇曧 《文学源流·总论》:“自兹以还,体格逾备,駢散乃渐以分涂矣。”
《漢語大詞典》:淖约(淖約)
(1).姿态柔美貌。淖,通“ 绰 ”。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陆德明 释文:“淖约, 李 云:‘柔弱貌。’ 司马 云:‘好貌。’”汉书·扬雄传上:“闺中容竞淖约兮,相态以丽佳。” 颜师古 注:“淖约,善容止……淖音绰。”
(2).指物性柔弱。庄子·在宥:“淖约柔乎刚彊。” 成玄英 疏:“淖约,柔弱也。矫情行於柔弱,欲制服於刚彊。”荀子·宥坐:“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 杨倞 注:“淖当为绰;约,弱也。绰约,柔弱也。”《孔子家语·三恕》作“绰约”。
(3).指姿态柔美的女子。 苏曼殊 《非梦记》:“子有夙慧,我深信之;毋近淖约,自不沉烦惑之海。”
《漢語大詞典》:中草药(中草藥)
指我国传统使用的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性的药物,其中以植物性的为最多。《花城》1981年第3期:“恰好她的父亲是个热心研制中草药的老人,听了十分高兴,便叫女儿带他上山认摘,炒制成药。”
《国语辞典》:表态句(表态句)  拼音:biǎo tài jù
描述事物性质或表现事物状态的句子。其谓语多半属于形容词。如「春花灿烂」、「白云悠悠」。也称为「描写句」、「形容句」。
《国语辞典》:描写句(描写句)  拼音:miáo xiě jù
描写事物性质或表现事物状态的句子。如「楼房很高」。也称为「表态句」、「形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