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9,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常物
琮璧
贡物
海关
买务
宫坊
宿设
佩囊
禁物
珍品
查滓
四物
贾区
价比
边角
《漢語大詞典》:常物
(1).长久存在之物;固定不变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且荣位势力,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清史稿·礼志十:“凡贡物各将其土实,非土产者勿进。 朝鲜 、 安南 、 琉球 、 缅甸 、 苏禄 、 南掌 皆有常物,餘唯其所献。”
(2).一般的东西;普通物品。 唐 王度 《古镜记》:“友人 薛侠 者,获一铜剑,长四尺,剑连於靶;靶盘龙凤之状,左文如火燄,右文如水波,光彩灼烁,非常物也。”
(3).指常人。 明 唐顺之 《方圆砚铭》:“恶方喜圆,常物之情;喜方恶圆,幽人之贞。皆物我之相笑,无益损乎尔形。”
《漢語大詞典》:琮璧
玉制礼器。亦指珍贵的物品。 唐 刘禹锡 《游桃源》诗:“赐宴聆《簫》《韶》,侍祠閲琮璧。”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葺书成大轴,许我观琮璧。”
《漢語大詞典》:贡物(貢物)
封建时代官吏、人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 清 王士禄 《诏罢高丽贡鹰歌》:“ 西旅 之獒 越裳 雉,贡物各各因其方。”
《國語辭典》:海关(海關)  拼音:hǎi guān
1.旧时设置于沿海地区以管制出入的关口。汉。刘向《列女传。珠崖二义》:「遂奉丧归,至海关。」
2.办理出入国境的监督、检查及徵收关税等事务的机关。
《漢語大詞典》:买务(買務)
职官名。“杂买务”的简称。负责采购物品。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诸寺:“总局二十有四:如诸军、诸司、粮、审四院,左藏二库,买务,卖场及编、奎两司,和剂、惠民四局,祇侯、钞引院,皆属掌矣。”按,宋史·职官志五:“杂买务,掌和市百物,凡宫禁、官府所需,以时供纳。”
《國語辭典》:宫坊(宮坊)  拼音:gōng fāng
1.青宫及春坊的合称。《南史。卷六○。徐勉传》:「累迁洗马,中舍人,犹管书记,出入宫坊者历稔。」
2.称宫中。元。乃贤 题张萱美人织锦图为慈溪蔡元起赋诗:「织锦秦川窈窕娘,新翻花样学宫坊。」
《漢語大詞典》:宿设(宿設)
(1).前一夜设置;预先设置。文选·左思〈魏都赋〉:“歛衽魏闕,置酒 文昌 ,高张宿设,其夜未遽。” 李周翰 注:“高张其乐,先夜而设。” 宋 叶适 《潼川府修城记》:“投木隔礮,凡可以坏贼之具宿设。”
(2).谓古代帝王斋宿之处,官吏预为安排人役或设置物品。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之二:“司坛宿设,掌史诚陈。” 倪璠 注:“言有司为壝宫,天子止宿之处已设掌史之官,於是陈其诚信也。”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又斋心於宿设,将旰食而匪寧。” 仇兆鳌 注:“此云‘斋心於宿设’,谓斋宿之处设供也。”
《漢語大詞典》:佩囊
随身系带的用以放零星物品的小口袋。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成都恶事》:“莫晓其为何物,姑收置之佩囊中。”清史稿·高宗本纪:“二月甲午朔,获 林爽文 ,赏 福康安 、 海兰察 御用佩囊,议叙将弁有差。”参见“ 佩袋 ”。
《漢語大詞典》:佩袋(珮袋)
以红纱制成的一种小袋子,专用以套在佩玉上。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笏囊珮袋:“古今制度,有一时创获,其后循用不可变者。如前代之笏囊,与本朝之佩袋是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笏囊珮袋:“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 敏行 惶怖伏罪,上特宥之。命自今普用佩袋,以红纱囊之。虽中外称便,而广除中清越之音减矣。”
装玉佩的纱袋。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珮袋》:“ 嘉靖 中,世庙升殿,尚寳司卿 谢敏行 捧寳。玉珮飘颻,与上珮勾连不脱……因詔中外官俱製珮袋,以防勾结。”
《漢語大詞典》:禁物
禁止作用的器服装饰等物品。三国志·魏志·彭城王据传:“ 景初 元年, 据 坐私遣人诣中尚方作禁物,削县二千户。”宋书·礼志五:“又诸织成衣帽、锦帐、钝金银器、云母从广一寸以上物者,皆为禁物。诸在官品令第二品以上,其非禁物,皆得服之。” 清 吴伟业 《偶成》诗之四:“破尽民间万室,远踰禁物千金。” 艾青 《芦笛》诗:“在这里芦笛也是禁物。”
《國語辭典》:珍品  拼音:zhēn pǐn
珍贵的物品。清。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卷六。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六日记》:「又登一楼,油画数百幅,马清臣谓均系珍品之不易购者。」
《漢語大詞典》:查滓
(1).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明 高启 《清言室记》:“ 张君 尝学道,且究於翳,得养生之理,吐查滓而纳清虚,厌华腴而嗜澹泊,事物之末能为其累者寡矣。”
(2).理学家亦以指人欲私念。朱子语类卷五八:“某问:‘既是如此,何以为圣人之清和?’曰:‘却是天理中流出,无驳杂,虽是过当,直是无纤毫查滓。’” 元 张宪 《寄山中隐讲师》:“无因浄查滓,来共上堂鐘。”
《漢語大詞典》:四物
四方出产的物品。左传·昭公二十年:“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孔颖达 疏:“乐之所用,八音之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物非一处能备,故杂用四方之物以成器。”
分類:四方物品
《漢語大詞典》:贾区(賈區)
(1).指买卖物品的小屋。汉书·胡建传:“时监军御史为姦,穿北军营垒垣以为贾区。” 颜师古 注:“坐卖曰贾,为卖物之区也。区者,小室之名,若今小庵屋之类耳。”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熙宁司农牟利:“ 熙寧 、 元丰 中聚敛之臣,专务以利为国,司农遂粥天下祠庙。官既得钱,听民为贾区,庙中慢侮秽践,无所不至。”
(2).指商业区,集市。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贾区所聚,亦有牛医马磨,贩脂卖履、吹葬簫、织藜芘之辈。”
《国语辞典》:价比(价比)  拼音:jià bǐ
一种物品的各期价格对其基期价格的比。通常多乘以一百,化为百分比的形式。
《漢語大詞典》:边角(邊角)
亦作“邉角”。
(1).边地的画角或画角声。 唐 白居易 《赋得边城角》诗:“边角两三枝,霜天 陇 上儿。” 唐 李商隐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诗:“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髩丝。” 冯浩 笺注:“角,画角也。谓晚角将罢。” 明 夏完淳 《夜亭度雁赋》:“侧过如边角之萧条,遥闻如胡笳之悲彻。”
(2).边地。 宋 李曾伯 《水调歌头·庚子送周昞仲赴江东幕》词:“况是眼前局面,心腹忧如边角,胜著赖帷筹。” 清 钱谦益 《兵使慈溪冯公进秩督学福建叙》:“ 闽 之在海内,以局势论之,当为边角,不当为腹腴。”
(3).指物体边沿和两个边沿相接的部分。 萧军 《第三代》第八部五七:“这坟墓是埋葬在 凌河村 后边一带山梁上 刘 家祖坟的边角。” 张炜 《古船》第二章:“最后马车还是停在了晒粉场边角上的粉丝包跟前。”
(4).制作物品时,原材料经切割、裁剪下来的多余部分。 王璞 《最漂亮的是那只灯罩》:“现在,我们发愁的就是材料,你们的边角馀料我们也许有用。” 高梦龄 《浮云》十三:“东家常常把这些边角零碎,送给他的忠诚伙计 陈老德 一部分。”
(5).围棋术语。棋盘的边和角部分。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刘仲甫国手棋:“ 仲甫 即於不当敌处下子,众愈不解。 仲甫 曰:‘此著二十著后方用也。’即就边角合局,果下二十餘著,正遇此子,局势大变。” 明 冯梦龙 《女丈夫·棋决雌雄》:“劝君家别营邉角,小活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