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1,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二老
两仪
双亲
瞻依
二亲
私家
亲闱
亲庭
考妣
严亲
圣善
肉亲
亲家
恩慈
爹娘
《國語辭典》:二老  拼音:èr lǎo
1.尊称同时或异代齐名的长者。《孟子。离娄上》:「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兴作,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晋。郭璞登百尺楼赋〉:「揖首阳之二老,招鬼谷之隐士。」
2.父母。如:「他定期寄钱回家奉养二老。」
《國語辭典》:两仪(兩儀)  拼音:liǎng yí
天地。《易经。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晋。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
《國語辭典》:双亲(雙親)  拼音:shuāng qīn
父母。唐。韩翃赠兖州孟都督〉诗:「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分類:双亲父母
《國語辭典》:瞻依  拼音:zhān yī
语本《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表示对尊长的瞻仰依恃、向往效法。宋。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國語辭典》:二亲(二親)  拼音:èr qīn
父母。《韩诗外传》卷一:「二亲之寿,忽如过隙。」
分類:父母
《國語辭典》:私家  拼音:sī jiā
1.大夫以下之家。《礼记。礼运》:「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唐。孔颖达。正义:「大夫以下称家。」
2.家。《旧唐书。卷一二三。李巽传》:「虽在私家,亦置案牍簿书,勾检如公署焉。」
3.私人、平民。相对于公家、官吏等而言。
《漢語大詞典》:亲闱(親闈)
父母所居的内室。因用以代称父母。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抚临便郡,获奉于亲闈;总制属城,实兼于故里。”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廷章 一日,閲邸报,见父亲在 峨眉 不服水土,告病回乡。久别亲闈,欲谋归覲。” 清 马之鹏 《除夕得庐字》诗:“亲闈此夜思游子,客路经冬阻尺书。”亦代称翁姑。 明 高明 《琵琶记·几言谏父》:“那曾有媳妇不侍亲闈?”
《國語辭典》:亲庭(親庭)  拼音:qīn tíng
父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一旦声迹彰露,亲庭罪责,将妾拘系于内,郎赶逐于外,……妾罪大矣。」
分類:父母
《國語辭典》:考妣  拼音:kǎo bǐ
称已死的父母。见《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长者一日思念考妣之恩,又忆前妻之分;广修功果,以荐亡魂。」
分類:父母
《國語辭典》:严亲(嚴親)  拼音:yán qīn
父母。《荀子。礼论》:「一朝而丧其严亲,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南史。卷五九。任昉传》:「奉世叔父母不异严亲,事兄嫂恭谨。」
分類:父母父亲
《國語辭典》:圣善(聖善)  拼音:shèng shàn
至善。语出《诗经。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后借为对母亲的美称。《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体发旦之资,有圣善之教。」
《漢語大詞典》:肉亲(肉親)
特指父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幼学诗·敬肉亲》:“积穀防饥日,养儿防老时。孝亲生孝子,报答十分奇。”按,亦为较近的亲属的通称。如:我们两家本是肉亲。
分類:父母亲属
《國語辭典》:亲家(親家)  拼音:qìng jia
1.姻戚的通称。《荀子。非相》:「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东都之仪,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大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会陵。」
2.称谓。男女两姻家的父母,对彼此的称呼。《新唐书。卷一○一。萧瑀传》:「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呼为亲家。」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六。亲家》:「凡男女缔姻者,两家相谓曰亲家。」
《漢語大詞典》:恩慈
(1).宠爱慈惠。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王僧辩书》:“被此恩慈,如何酬答。” 唐 杜甫 《夔州书怀四十韵》:“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
(2).指仁慈。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这书中的对象,是我挚爱恩慈的母亲。”
(3).指父母。 唐 陈玄祐 《离魂记》:“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向今五年,恩慈间隔。覆载之下,胡颜独存也。’”
《國語辭典》:爹娘  拼音:diē niáng
称谓。称子女对父母的称呼。《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久闻得北人英风义气,到有几分慕他,只碍著爹娘做主,无可奈何。」
分類: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