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4,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争子
执杖
顾养
忧艰
义养
姐夫
来妇
孤蒙
中练
孝男
私丧
老的
私艰
事畜
慈躬
《漢語大詞典》:争子
能直言规劝父母的儿子。孝经·谏争:“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礼。”晋书·唐彬传论:“ 王济 遂骄父之褊心,乖争子之明义,儁材虽多,亦奚以为也。”
《漢語大詞典》:执杖(執杖)
旧时父母之丧,举行葬仪时手持丧棒,谓之“执杖”。 元 本 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斑衣罢想,纵然归去,又怕带麻执杖。”湘剧《琵琶上路》:“为儿子的不能够披麻执杖。”
《漢語大詞典》:顾养(顧養)
谓孝顺赡养父母。 宋 张载 《西铭》卷一:“恶旨酒,崇 伯子 之顾养。” 朱熹 注:“好饮酒而不顾父母之养者,不孝也,故遏人欲如 禹 之恶旨酒,则所以顾天之养者至矣。” 清 朱仕琇 《兰陔爱日图记》:“孝子日奉飧膳,见亲已老,念如此晨夕之不可多得,故皇然閔然,内有不遑安之心,外有游盘之戒,此所为顾养而爱日者也。”
《漢語大詞典》:忧艰(憂艱)
居父母之丧。 宋 苏舜钦 《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予方居忧艰,胸怀积疮刺。” 宋 曾巩 《学舍记》:“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所以遘祸而忧艰也。”
分類:父母
《漢語大詞典》:义养(義養)
谓善养父母。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孝惟义养,道必怀邦。” 刘良 注:“惟,思。义,善也。怀邦,不忘於国也。言 潜 为养亲而就 彭泽 令也。”
分類:养父父母
《國語辭典》:姐夫  拼音:jiě fū
1.称谓:(1)称姐姐的丈夫。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不是别人,是鲁斋郎强夺了我浑家去了,姐姐、姐夫与我做主。」也称为「姐丈」。(2)岳父母对女婿的称呼。《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丈人却来与女婿攀话,说道:『姐夫,你须不是这等算计,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2.妓家对嫖客的称呼。《金瓶梅》第一一回:「姐夫贵人,那阵风儿刮你到于此处!」《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鸨子举杯敬公子说:『王姐夫,我女儿与你成了夫妇,地久天长,凡家中事务,望乞扶持。』」
《漢語大詞典》:来妇(來婦)
古婚礼,妇到夫家,次日天明始见舅姑(夫之父母);若舅姑已亡,则于三月后至庙中参拜,祝辞称新妇为来妇。仪礼·士昏礼:“若舅姑既没,则妇入三月,乃奠菜……妇执笲菜,祝帅妇以入,祝告称妇之姓曰:某氏来妇,敢奠嘉菜于皇舅某子。” 郑玄 注:“来妇言来为妇。”礼记·曾子问:“ 孔子 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祭於禰,成妇之义也。’” 孔颖达 疏:“此谓舅姑亡者,妇入三月之后,而於庙中以礼见於舅姑,其祝辞告神,称来妇也。谓选择吉日,妇亲自执饌以祭於禰庙,以成就妇人盥馈之义。”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肃与肃拜辨:“庙见舅姑称来妇,其礼最重。”
《漢語大詞典》:孤蒙
(1).指失去父母的童蒙。文选·班固〈幽通赋〉:“资孤蒙之眇眇兮,将圯絶而罔阶。”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蒙,童蒙也。”
(2).谓孤陋愚昧。多用为自谦之词。 宋 曾巩 《祭晁少卿文》:“ 巩 蚤以孤蒙,与託嘉好,自始迄今,踰二十载。” 清 梁章钜 称谓录·谦称孤蒙:“孤而自谦曰孤蒙,又曰单人。”
《漢語大詞典》:中练(中練)
古人父母丧后周年行小祥祭礼时,祭服内穿以练过的素布制的中衣,故以“中练”指人子为去世周年的父母行小祥祭礼。魏书·良吏传·窦瑗:“案春秋 庄公 元年,不称即位, 文姜 出故。 服虔 注云:‘ 文姜 通兄 齐襄 ,与杀公而不反。父杀母出,隐痛深讳。期而中练,思慕少杀,念至於母。故《经》书:三月夫人逊於 齐 。’”
《國語辭典》:孝男  拼音:xiào nán
居父母之丧的男子自称。《红楼梦》第一一一回:「走了半日,来至铁槛寺安灵,所有孝男等俱应在庙伴宿。」
《漢語大詞典》:私丧(私喪)
谓家属之丧。多指父母、妻子。仪礼·聘礼:“若有私丧,则哭於馆,衰而居,不饗食。” 郑玄 注:“私丧,谓其父母也。”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大夫、士有私丧,可以除之矣,而有君服焉,其除之也,如之何?’” 郑玄 注:“私丧,家之丧也。”礼记·杂记上:“大夫有私丧之葛。” 郑玄 注:“私丧,妻子之丧也。” 汉 班固 《白虎通·丧服》:“诸侯朝而有私丧得还何?凶服不入公门,君不呼之义也。”
《国语辞典》:老的  拼音:lǎo de
1.称老年人。如:「年轻人,让座给老的!」
2.年老的妻子称丈夫。如:「老的,晚餐吃什么?」
3.儿女称自己的父母。如:「我们家那两个老的很懂得安排生活。」
《漢語大詞典》:私艰(私艱)
谓遭父母之丧。文选·潘岳〈怀旧赋〉序:“余既有私艰,且寻役于外。” 李善 注:“私艰,谓家难也。” 吕延济 注:“ 岳 自遭父忧后,徙官外郡。”晋书·檀凭之传:“义旗之建, 凭之 与 刘毅 俱以私艰,墨絰而赴。”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绍兴 三年七月, 朱胜非 以右僕射丁母忧,未卒哭,降起復制词,吏部侍郎权直学士院 陈与义 之文也。以‘兹宅大忧’四字令翰林学士 綦崇礼 帖改为‘方服私艰’, 陈 待罪而放。”
分類:父母
《國語辭典》:事畜  拼音:shì xù
侍奉父母,养育妻儿。参见「仰事俯畜」条。后泛指维持家计。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利权一》:「农之谋食也艰,稍夺其事畜之资,即已流亡失业。」
《漢語大詞典》:慈躬
对父母等长辈身体的尊称。《痛史》第七回:“﹝ 文天祥 ﹞奏道:‘不知太皇太后慈躬如何了?’太后道:‘今日受这一惊,益发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