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师公(師公)  拼音:shī gōng
1.称老师的师父或父亲。《西游记》第一六回:「有两个徒孙,是他心爱之人,上前问道:『师公,你哭怎的?』」
2.厨师。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分茶酒店》:「凡分茶酒肆,卖下酒食品厨子,谓之『量酒博士、师公。』」也作「师工」。
3.台湾俗称道士为「师公」。
《國語辭典》:丁父忧(丁父憂)  拼音:dīng fù yōu
遭遇父亲过世。也作「丁外艰」。
《國語辭典》:家父  拼音:jiā fù
称谓。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红楼梦》第七回:「家父之意亦欲暂送我去且温习著旧书,待明年业师上来,再各自在家里亦可。」《老残游记》第九回:「这个人也是个不衫不履的人,与家父最为相契。」也称为「家君」、「家严」。
《国语辞典》:亡父  拼音:wáng fù
死去的父亲。《文选。任昉。奏弹刘整》:「列称整亡父兴道,先为零陵郡,得奴婢四人,分财。」《三国演义》第一五回:「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遗下玉玺,权为质当。」也称为「王考」。
分类:亡父父亲
《國語辭典》:师兄(師兄)  拼音:shī xiōng
1.比自己早受业于同师门的人。《西游记》第一九回:「又与行者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行者为师兄。」《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次日,来道士到神乐观寻他的师兄去了。」也称为「师哥」。
2.老师的儿子若年纪比自己大,称为「师兄」。也称为「师哥」。
《漢語大詞典》:父道
(1).父亲的行辈。仪礼·丧服:“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 郑玄 注:“道犹行也,言妇人弃姓无常秩,嫁於父行,则为母行;嫁於子行,则为妇行。” 胡培翚 正义:“道犹行也者,谓行辈也。”
(2).为父之道。《礼记·昏义》:“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
(3).事父之道。 金 元好问 《资善大夫夹谷公神道碑铭》:“故人臣之於君者,有天道焉,有父道焉。”
分類:父亲行辈
《漢語大詞典》:暮生
父亲死后才出生。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三:“脱口骂了我一声:‘你这暮生的孩子!’”
分類:父亲出生
《國語辭典》:父业(父業)  拼音:fù yè
父亲的事业。《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我为长子,反不能承父业,尚乃继母所生,反承大爵,心实不甘。」
《國語辭典》:姑姑  拼音:gū gu
1.称谓。称父亲的姊妹。元。曾瑞《留鞋记。楔子》:「你和姐姐在铺儿里坐,我往姑姑家里走一遭去也。」也称为「姑妈」、「姑母」。
2.小姑。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一折:「姑姑,父亲唤你哩,咱见去来。」
3.尼姑、道姑。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一折:「道士每住满全真院,庄家每閒看神仙传,姑姑每屯满七真堂。」
《國語辭典》:家公  拼音:jiā gōng
1.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
2.一家之长。多指丈夫。《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
《國語辭典》:前母  拼音:qián mǔ
继室之子称父亲的前妻为「前母」。《晋书。卷二○。礼志中》:「前母既终,乃有继母,后子不及前母,故无制服之文。」
《國語辭典》:师祖(師祖)  拼音:shī zǔ
1.师法、效法。《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异轨同奔,递相师祖。」
2.祖师。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真六经之羽翼,道义之师祖也。」
3.称谓。称老师的父亲或师父的老师。《西游记》第一六回:「众僧道:『师祖来了。』三藏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
《國語辭典》:庶母  拼音:shù mǔ
旧时子女称父亲的姨太太。《仪礼。士昏礼》:「庶母及门内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恨海》第九回:「棣华与庶母同住,更是处处避嫌,不敢露一些愁苦。」
分類:庶母父亲
《漢語大詞典》:诸母(諸母)
(1).庶母。礼记·曲礼上:“诸母不漱裳。” 郑玄 注:“诸母,庶母也。” 孔颖达 疏:“诸母,谓父之诸妾有子者。”
(2).称与父亲同辈或年龄相近的妇女;老妇。史记·高祖本纪:“ 沛 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
(3).特指伯母、叔母。 清 黄遵宪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诗:“诸母背我駡:健犊行破车。”
《國語辭典》:小侄(小姪)  拼音:xiǎo zhí
称谓:(1)称兄弟的儿子。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2)在父执辈面前谦称自己。《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老年伯请宽坐,容小侄出堂,同这起数与老年伯看,释此不决之疑。」《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世叔恭喜回府,小侄就该来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