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爬山调(爬山调)  拼音:pá shān diào
一种山歌。大约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分为前山调、后山调。前山调因受蒙古长调影响,旋律显得辽阔悠长,后山调则较高亢奔放。前者一般流行于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一带;后者则流行于中部乌兰察布盟山区武川县一带。爬山调歌词多是即兴编作,常以笛子、扬琴、三弦、二胡等乐器伴奏,句子多呈上下句结构,用徵、商、宫、羽调式配合。
《国语辞典》:爬孤棚  拼音:pá gū péng
中元节民俗游戏。源于福建一带。本因闹饥荒,富裕人家为平息纷争,共同筹款设置孤棚,让饥民公平爬上棚顶争食。今日则演变为由四根长杆架设一高约三十馀尺的高架,杆上涂抹油脂,参与者分成四队分由四杆爬上,以先爬上棚台者得胜。是一种斗智斗力的游戏。台湾恒春地区仍保留此风俗。
《国语辞典》:搔背爬  拼音:sāo bèi pá
搔背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形,有长柄,可搔手无法搔到之处。也称为「不求人」、「如意」。
《漢語大詞典》:狗爬泳
也称“狗跑式”。一种民间游泳姿式。人体俯卧水中,头部露出水面,两手同时向后扒水,两小腿弯曲,一先一后交替向下打水。游进慢而费力。
《漢語大詞典》:隔靴爬痒
同“ 隔靴搔痒 ”。
《國語辭典》:隔靴搔痒(隔靴搔癢)  拼音:gé xuē sāo yǎng
隔著马靴搔痒处。比喻不切实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也作「隔靴抓痒」。
《漢語大詞典》:极地爬天(極地爬天)
形容到处奔走。《何典》第五回:“﹝ 雌鬼 ﹞死割絶了, 刘打鬼 只得极地爬天,弄一口薄皮棺材装裹了,就扛去葬在 活鬼 坟餘地上。”
《國語辭典》:绷爬吊拷(繃爬吊拷)  拼音:bēng pá diào kǎo
剥掉衣服,以绳索捆绑,吊起来拷打的刑罚。《警世通言。卷三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押下司理院,绷爬吊拷,一一勘正。」也作「绷扒吊拷」。
《漢語大詞典》:大仰爬脚子
身体向后跌倒的姿势。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一个不留神把个板凳子登翻了,咕咚一跤跌下来,就跌了个大仰爬脚子。”
《漢語大詞典》:跌跌爬爬
连跌带爬。行走不稳貌。《西游记》第九三回:“﹝ 行者 ﹞把牙傞一傞,把腰躬一躬,长了有三丈高,使个神威,弄出丑脸,唬得些人跌跌爬爬,不敢相近。” 岩迭 等《召树屯》八:“六个姐姐啊,像带箭的鸟儿,飞回到 勐董坂 ,跌跌爬爬来到爹妈面前。”
分類:行走不稳
《漢語大詞典》:东滚西爬(東滚西爬)
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中国民间故事选·铁金刚》:“打得官兵东滚西爬,急忙逃命。”
分類:溃逃狼狈
《國語辭典》:吃里爬外(吃裡爬外)  拼音:chī lǐ pá wài
靠自己人生活,却暗把财物送给他人。比喻将己方的内情,暗中告诉别人或敌人。如:「没有胳臂往外弯的道理,你不要吃里爬外。」也作「吃里扒外」。
分類:好处效劳
《分类字锦》:鸟爪爬背(鸟爪爬背)
神仙传》:「麻姑鸟爪,蔡经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已知经心中所念,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经曰:『吾鞭不可妄得也。』」
分类:
《國語辭典》:爬灰  拼音:pá huī
隐语。指公公与儿媳发生乱伦的关系。《红楼梦》第七回:「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也作「扒灰」。
分類:三景
《國語辭典》:扒灰  拼音:pá huī
隐语。指公公与儿媳发生乱伦的关系。《金瓶梅》第三三回:「那旁多口的,认的他有名叫做陶扒灰,一连娶三个媳妇,都吃他扒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敢是老没廉耻要扒灰,儿子愤恨,借这贼名,杀了。」也作「爬灰」。
《高级汉语词典》:爬坑缸弗上
屎尿失控,来不及上厕所;离死不远
《國語辭典》:爬拉  拼音:pá la
用筷子将饭食快速拨入口中。形容吃饭极草率快速。《程乙本红楼梦》第四九回:「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著野鸡爪子,忙忙的爬拉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