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79,分7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梁燕
燕颔
燕泥
燕来
燕尾
燕巢
燕去
春燕
燕昭
燕及
燕处
燕处
燕齐
清燕
游燕
《漢語大詞典》:梁燕(梁鷰)
梁上的燕。比喻小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别头及第:“时 杨知至 因以长句呈同年曰:‘由来梁鷰与冥鸿,不合翩翾向碧空。’”
分類:梁上小才
《漢語大詞典》:燕颔(燕頷)
(1).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 唐 王宏 《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肤。”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 童贯 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视炯炯,不类宦人。”《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虎头燕頷,知不是等闲人。”
(2). 东汉 名将 班超 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頷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 西域 都护,封 定远侯 。见后汉书·班超传。后以“燕頷”为封侯之相。 南朝 陈 徐陵 《出自蓟北门行》:“生平燕頷相,会自得封侯。” 唐 岑参 《送张都尉东归》诗:“封侯应不远,燕頷岂徒然。” 清 赵翼 《赠相士彭铁嘴》诗:“幸免鼠目求官讯,本无燕頷封侯状。”
(3).指武将;勇士。 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燕頷不醒頽锦帐,蛾眉邀醉叠金椑。”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燕頷何年驰铁马,羊头此日总金貂。” 清 陈维嵩 《贺新凉·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词:“风前小进休仍却,从古是、蛾眉燕頷,此身奚託?”
《漢語大詞典》:燕泥
(1).燕子筑巢所衔的泥;燕巢上的泥。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燕泥衔復落,鶗吟歛更扬。” 唐 李德裕 《谪岭南道中作》诗:“愁衝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宋 戴复古 《滕王阁次韵刘允叔》:“当年杰阁栖龙子,今日空梁落燕泥。” 清 汪琬 《示林吉人顾有典》诗:“花繁蜂酿熟,风暖燕泥乾。”
(2).燕子衔泥筑巢。 宋 陈造 《春日客中》诗:“露桃烟柳为谁好,蜂蜜燕泥徒自忙。”
《骈字类编》:燕来(燕来)
唐 李商隐 清河 燕来从及社,蝶舞太侵晨。
唐 张祜 洞房燕 清晓洞房开,佳人喜燕来。
《國語辭典》:燕尾  拼音:yàn wěi
1.燕子的尾巴。
2.旗的飘带,因形似燕尾而名。唐。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孤。」《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那人头上罩一方大红绉绸包头,从脑后燕尾边兜向前来。」
《國語辭典》:燕巢  拼音:yàn cháo
燕子所筑的窝。如:「屋檐下布满了燕巢,每当燕子倾巢而出时,煞是壮观!」
《骈字类编》:燕去
钱文荐 寒鸦赋 鸦飞则流水,燕去则空梁。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六言见寄诗 吴苑燕去辞人,汾川雁带书来。
张乔 滕王阁写望诗 早凉先燕去,返照后帆孤。
《漢語大詞典》:春燕(春鷰)
(1).亦作“ 春鷰 ”。春天的燕子。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随秋鸿而汎渚,逐春鷰而登梁。” 唐 杜牧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诗:“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宋 梅尧臣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
(2).春季的大宴。 宋 制,宫廷每年于春、秋两季设大宴。宋史·五行志四:“﹝ 嘉祐 ﹞七年三月甲子,罢春燕,以久旱故也。”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六年,丁 秦国 太夫人忧,詔为罢春燕故事。”
《漢語大詞典》:燕昭
即 战国 时 燕昭王 。后代称其为渴于求贤之君。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 乐毅 信功於 燕昭 ,而见疑於 惠王 。” 唐 沈亚之 《上寿州李大夫书》:“昔者 燕昭 以千金市骏骨而百代称之。”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昔 郭隗 以小才而逢大遇,则 燕昭 之名于今称道。” 清 陈维嵩 《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词:“凭高对景心俱折,关情处, 燕昭 、 乐毅 ,一时人物。”参见“ 燕隗 ”、“ 燕臺 ”。
《骈字类编》:燕及
诗之纲之纪燕及朋友又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漢語大詞典》:燕处(燕處)
(1).退朝而处;闲居。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一:“临朝访道,有元老之在前;燕处清心,援众正而自助。”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不改常度:“ 仁皇 临御六十餘年,凡一切起居饮食,自有常度,未尝更改。虽酷暑燕处,从未免冠。”
(2).谓相处;居处。 宋 沈遘 《诫励贡士敦尚行实诏》:“比岁以来,士之进於有司者益不及于前时……羣居燕处,则不闻仁义之谈;杂进并趍,则不闻礼让之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冷生:“忽有狐来,与之燕处。每闻其终夜语,即兄弟詰之,亦不肯洩。”
《漢語大詞典》:燕处(燕處)
安息的处所。 汉 无名氏 《杂事秘辛》:“ 商 女 女莹 ,从中閤细步到寝…… 姁 以詔书如 莹 燕处,屏斥接侍,闭中閤子。”
分類:安息处所
《漢語大詞典》:燕齐(燕齊)
指 战国 时 燕国 和 齐国 。后亦泛指其所在地,即今 河北 、 山东 一带。史记·封禅书:“求 蓬莱 安期生 莫能得,而海上 燕 齐 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 燕燕 则理会得龙蟠虎踞灭 燕 齐 ,谁会甚儿婚女聘成 秦 晋 。”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其中贮: 邯郸 歌舞, 燕 齐 技击。”
《漢語大詞典》:清燕
亦作“ 清讌 ”。
(1).清闲;安逸。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使遇明王圣主,得赐清讌之閒,宽和之色,发愤毕诚,图画安危……则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汉书·刘向传:“愿赐清燕之閒,指图陈状。”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洪景卢编唐绝句:“ 孝宗 从容清燕, 洪公迈 侍。”
(2).饮宴。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绸繆清讌娱,寂寥梁栋响。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明 屠隆 《昙花记·群仙会真》:“今日是下官贱降之辰,安排酒脯,奉约二仙清燕。” 清 黄景仁 《客夜忆城东旧游寄怀左二》诗:“遥知文酒足清讌,可念同游漂泊人。”
《漢語大詞典》:游燕(遊燕)
同“ 游宴 ”。 游乐。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陛下逐走兽,射蜚鸟,弘游燕之囿,淫纵恣之观,极驰骋之乐,自若也。”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在 王衍 时,二 徐 坐游燕淫乱亡其国。”参见“ 游宴 ”。
见“ 游宴 ”。
分類:游乐
《漢語大詞典》:游宴
同“ 游宴 ”。 嬉游聚饮;交游宴饮。 汉 枚乘 《七发》:“ 越 女侍前, 齐 姬奉后,往来游醼,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醼,一本作“ 讌 ”。 清 徐士銮 《宋艳·瑕纇》:“ 韩世忠 晚年,好游醼,常赴诸统制之请,莫不以妻妾劝酒,必酣醉而后归。”参见“ 游宴 ”。
《漢語大詞典》:游宴(遊讌)
同“ 游宴 ”。 嬉游宴饮。后汉书·鲁丕传:“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王欲废塞以广游讌,事不可听。”晋书·刘粲载记:“ 粲 荒耽酒色,游讌后庭。”参见“ 游宴 ”、“ 游醼 ”。
(1).游乐。汉书·张安世传:“ 鸿嘉 中,上欲遵 武帝 故事,与近臣游宴。”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鬱蒸。”
(2).交游宴饮。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礼部官房:“ 南京 礼部堂属,俱轮教坊值茶,无论私寓游宴,日日皆然。”《文汇报》1986.10.8:“抗战胜利后,他曾出资办过书店和印刷厂,又恢复了论语周刊,可惜都没有认真从事,而把大部分时间、精力耗费在游宴上。”
亦作“ 游燕 ”。亦作“ 游讌 ”。 游乐宴饮。列子·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恤民灾害,不遑游宴。”晋书·外戚传·羊琇:“又喜游讌,以夜续昼,中外五亲无男女之别,时人讥之。”世说新语·雅量“ 戴公 从东出, 谢太傅 往看之”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王韶之 《晋安帝纪》:“﹝ 戴逵 ﹞性甚快畅,泰於娱生,好鼓琴,善属文,尤乐游燕,多与高门风流者游。”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方今在朝廷者,多以游讌娱乐为事。” 宋 苏舜钦 《黄雍于西安修水之侧起佚老亭以奉亲》诗:“何如轻舟早还家,日对白云奉游宴。” 明 何景明 《白菊赋》:“指孤芳而缔好,创游燕以为嬉。” 清 柳树芳 《大水行》:“珍穷水陆恣游讌,乐酣歌舞起楼臺。” 王国维 《观堂集林·太史公行年考》:“ 武帝 游宴后庭,始用宦官,非古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