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槱燎
古代封禅祭天的一种仪礼。以牲体置柴堆上焚之,扬其光炎上达于天,以祀天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文选·张衡〈东京赋〉:“颺槱燎之炎煬,致高烟乎太一。” 薛综 注:“谓聚薪焚火,扬其光炎,使上达於天也。” 清 龚自珍 《辨仙行》:“享用大乐须《韶》钧,蓬蓬槱燎高荐烟。”
《漢語大詞典》:升燎
谓古代郊祭时燔燎升首。 宋 苏轼 《郊祀庆成》诗:“升燎灵光答,回鑾瑞雾迎。” 王文诰 辑注引 施元之 曰:“《礼记·郊特牲》:‘凡祭取膟膋燔燎升首报阳也。’”《宋史·乐志十二》:“ 齐庄 严祗,升燎於槱。”参见“ 升首 ”。
分類:郊祭
《漢語大詞典》:升首
古代郊祭时用牲首上供。礼记·郊特牲:“取膟膋燔燎升首,报阳也。”
分類:郊祭上供
《漢語大詞典》:燎炉(燎爐,燎鑪)
亦作“ 燎鑪 ”。供烘烤或取暖用的炉子。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雄州 谍者常告,虏中要官閒遣人至京师造茶笼燎炉。” 宋 王安石 《书定林院窗》诗:“竹鸡呼我出 华胥 ,起灭篝灯拥燎鑪。”
亦作“ 燎鑪 ”。燎祭用的大火炉。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南壝门外,去坛百餘步,有燎炉高丈许,诸物上臺,一人点唱,入炉焚之。”
《韵府拾遗 筱韵》:纵燎(纵燎)
大唐西域记时此国王畋游原泽菩萨鹿王前请王曰大王校猎中原纵燎飞矢凡我徒属命尽兹晨愿欲次差日输一鹿王善其言回驾而返
《漢語大詞典》:延燎
(1).蔓延的大火。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如 洞真寿寧 之宫,以延燎之灾,一夕逮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杨府水渠:“﹝ 杨和王 殿閤﹞竟燬延燎。”
(2).蔓延燃烧。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市楼失火,烟焰烛天,众力扑救,仅免延燎。”
《漢語大詞典》:烟燎(煙燎)
祭天燔柴的烟火。 南朝 梁 沈约 《南郊恩诏》:“升烟燎於穹昊,致精诚於 太一 。”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亚献终献》:“迎乾德,祈岁功;乘烟燎,儼从风。”
指焚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暨於暴 秦 烈火,势炎 崑冈 ,而烟燎之毒,不及诸子。”
《骈字类编》:夜燎
裴度黄目樽赋至如夜燎之时宿设之所含霜若丽夫金质导气更宜夫桂醑
《漢語大詞典》:禋燎
犹禋柴。《宋书·礼志三》:“且郊有燔柴,堂无禋燎,则鼎俎彝簋,一依庙礼。”《宋史·乐志七》:“克昭王业,命成昊天。 泰畤 禋燎,八陛惟圆。”
《漢語大詞典》:燎禋
犹燎祭。 宋 王安石 《敕修南郊式表》:“故国家讲燎禋之上仪,而臣等承撰次之明詔。”
分類:燎祭
《分类字锦》:燎须(燎须)
唐书李绩传绩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绩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分类:姊妹
《漢語大詞典》:野燎
于野外纵火烧草。 南朝 陈 徐陵 《新亭送别应令》诗:“野燎村田黑,江秋岸荻黄。” 唐 卢纶 《和金吾裴将军使往河北宣慰因访张氏昆季旧居兼寄赵侍郎赵卿拜陵未回》:“古原收野燎,寒笛怨空邻。” 明 何景明 《秋思赋》:“野燎闃以无烟兮,嗟何草之不黄。”
《漢語大詞典》:燎薰
谓烧牲玉使烟气上腾以祭天。文选·扬雄〈甘泉赋〉:“於是钦柴宗祈,燎薰皇天。” 张铣 注:“烧牲玉薰天以祭也。”
《漢語大詞典》:望燎
望祭与燎祭。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上诣饮福位,受爵,饮福酒。礼直官喝‘赐胙’,次‘送神’,次‘望燎’,讫,礼仪使奏礼毕。上还大次,更衣,乘輦还斋宫,百僚追班,贺礼成于 端诚殿 。”
分類:望祭燎祭
《漢語大詞典》:燎熏(燎薰)
谓烧牲玉使烟气上腾以祭天。文选·扬雄〈甘泉赋〉:“於是钦柴宗祈,燎薰皇天。” 张铣 注:“烧牲玉薰天以祭也。”
《漢語大詞典》:燎坛(燎壇)
燎祭天神的高台。通典·礼二:“太尉设燎坛於丙地。礼毕,器席有司烧埋之。”新唐书·礼乐志二:“广一丈,高一丈二尺,户方六尺者,大祀之燎坛也;广八尺,高一丈,户方三尺者,中祀之燎坛也;广五尺,户方二尺者,小祀之燎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