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熟读(熟读)  拼音:shóu dú
细心阅读并能背诵。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国语辞典》:熟读精思(熟读精思)  拼音:shú dú jīng sī
反覆诵读,仔细思考。《宋史。卷四五九。隐逸传下。徐中行传》:「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踰年。」
《国语辞典》:熟读玩味(熟读玩味)  拼音:shú dú wàn wèi
仔细阅读,并探索体会其中的涵意。宋。朱熹《小学。外篇。嘉言第五。广敬身》:「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将圣人之言语切记,不可只作一场话说,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矣。」
《国语辞典》: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拼音:shú dú wáng shú hé,bù rú lín zhèng duō
(谚语)比喻实际的临床经验比熟读书籍来得确切真实。《儒林外史》第三一回:「『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不瞒太爷说,晚生在江湖上胡闹,不曾读过甚么医书,却是看的症不少。」
《漢語大詞典》:熟读深思(熟讀深思)
反复地阅读,认真地思考。 宋 苏轼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迴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子语类卷五九:“以此知观书不可苟,须熟读深思,道理自见。”
《國語辭典》:诵读(誦讀)  拼音:sòng dú
朗读。《三国志。卷五三。吴书。阚泽传》:「所写既毕,诵读亦遍。」
《漢語大詞典》:温念
(1).亲切思念。 南朝 宋 鲍照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温念终不渝,藻志远存追。”
(2).温习熟读。《水浒传》第九三回:“我有十字要诀,可擒 田虎 。将军须牢记着…… 李逵 听他説得有理,便依着他温念这十个字。”
《國語辭典》:文选烂,秀才半(文選爛,秀才半)  拼音:wén xuǎn làn,xiù cái bàn
宋朝文坛看重文选一书,致使文人只专意此书,故时人以「文选烂,秀才半」称只须熟读一部文选,就可举秀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