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什么(什麼)  拼音:shén me
1.疑问代名词,专指事物。如:「每天下班后,你都在做什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所以只打听忌吃什么?」也作「甚么」。
2.指示代名词,泛指一般事物。如:「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别这样吞吞吐吐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看天色已晚,前后无人,我直跟到这羊圈根前,吟两句诗,调发此人,看他说什么?」也作「甚么」。
3.疑问形容词。如:「你住在什么地方?」《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是部什么书,我还不晓得名目,请悔兄指教。」也作「甚么」。
4.表不定或虚指的形容词。《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部书没有什么道理。」也作「甚么」。
《漢語大詞典》:侍行
陪伴尊长出行,照应起居。 宋 苏轼 《与程正辅提刑书》之二:“老兄到此……令子几人侍行?” 宋 洪迈 《鬼国记》:“他日言於母,乞侍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 李光 之得罪也……长子 孟清 、中子 孟醇 皆侍行,死贬所。”
《國語辭典》:呼应(呼應)  拼音:hū yìng
1.一呼一应,互通消息。宋。洪迈《夷坚支志甲。卷一。护国大将军》:「千百为群,更相呼应,共啄蝗。」
2.文章首尾互相照应。如:「词意贯串,前后呼应。」
《国语辞典》:将傍(将傍)  拼音:jiāng bāng
1.照顾,照应。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您孩儿无挨靠,没倚仗,深得他本人将傍。」元。郑光祖《周公摄政》第二折:「宣化的臣僚内外服,将傍的君王寿数高。」
2.将近。《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时辰将傍,不见下轿。」
《國語辭典》:关合(關合)  拼音:guān hé
1.关闭。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将这门去推,他那里紧关合。」
2.关系。《野叟曝言》第一二四回:「水夫人及素臣也爱二女相貌,又见两女之名与两儿俱有关合,便一口许下。」
《國語辭典》:关照(關照)  拼音:guān zhào
1.通知。《老残游记》第三回:「到上房关照一声,说,有先生来看病。」
2.照顾供应。《文明小史》第五一回:「这里上等舱每房都有一个伺候的仆欧,茶水饮食都是他来关照。」
《漢語大詞典》:伏脉(伏脈)
(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 林纾 《译〈块肉余生述〉序》:“ 迭更司 他著……终不如此书伏脉至细,一语必寓微旨,一事必种远因,手写是间,而全局应有之人,逐处涌现,随地关合。”
(2).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其脉搏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
《漢語大詞典》:近谤(近謗)
照应,照料。谤,通“ 傍 ”。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你可便难倚弟兄心,我今日不可公婆意……别近谤俺夫妻每怎的,只不过发尽儿掏窝不姓 李 。”参阅 王鍈 《诗词曲语词例释·近谤》
分類:照应照料
《漢語大詞典》:唤应(唤應)
呼应,照应。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丁:“子华子全剽百氏成文,至章法起伏唤应,宛然 宋 世塲屋文字。”
分類:呼应照应
《漢語大詞典》:钩挑(鉤挑)
亦作“钩挑”。
(1).谓挑剔。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得召对。对时, 体仁 钩挑詬誶,数睨望颜色,伏叩头为侧媚曲谨状,天子大悦,趣立以为相。”
(2).写诗时进行照应、过渡的一种章法。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镜象未离銓” 清 仇兆鳌 注:“短章诗断处多用突接,长排体则须用鉤挑之法。每段出落处,回顾上文者为鉤,逗起下文者为挑。”
《國語辭典》:顾赡(顧贍)  拼音:gù shàn
帮助、赒济或照应。如:「他一向乐于顾赡孤苦无依的人。」
《漢語大詞典》:照庇
照应保护。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之二四:“有监酒 高侍禁 永康 者,与之外姻,闻亦甚谨干,望略照庇;如察其可以翦拂,又幸也。” 宋 苏轼 《与郑嘉会书》之一:“顾某念之,有可以照庇之者,幸不惜也。”
分類:照应保护
《漢語大詞典》:摄照(攝照)
支持照应。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 王灵仙 还不好自己居功,微秘地含着笑说:‘供主的虔诚!’说这是供主的虔诚,于是供主便向大家施礼说:‘同参的摄照!’”
分類:支持照应
《漢語大詞典》:钩绾(鉤綰)
亦作“钩錧”。 照应连络。 清 毛祥麟 《墨馀录·赵碧娘》:“ 雨苍氏 曰:‘三小传,钩綰处,意极自然,故虽平平叙来,不立间架,而竟成 常山 蛇势。’”
分類:照应连络
《漢語大詞典》:遥相呼应(遥相呼應)
亦作“遥呼相应”。 谓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六年:“ 蒙古 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呼相应,由是人无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过道里的学生们,跟着喊起了爱国的口号,唱起了爱国的歌曲,和远远大门外学生们的摇旗呐喊的声音,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