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汉火(漢火)
汉 代边防报警的烽火。亦借指其他朝代时的边防烽火。 唐 李端 《雨雪曲》:“湿马胡歌乱,经烽 汉 火微。”
《國語辭典》:平安火  拼音:píng ān huǒ
唐代在边塞地区每隔三十里就设置一座烽火台,平日无事时,入夜施放烽火以报平安,称为「平安火」。宋。陆游〈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诗:「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漢語大詞典》:零烟
指被烽火熏染后的残迹。 清 郑燮 《念奴娇·金陵怀古》词:“老蔓藏蛇,幽花溅血,坏堞零烟碧。”
《漢語大詞典》:烽警
报警的烽火,亦借指战乱。 南朝 梁 任孝恭 《答魏初和移文》:“輒勒缘边境屯戍,各息烽警。旌旗昼卷,刁斗夜停。”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臣解秩时实无烽警。” 清 姚莹 《游揽山记》:“及来 广州 ,值海盗内躪,烽警日闻,足不出者一年。”
《漢語大詞典》:军烽(軍烽)
军事报警的烽火。 唐 李商隐 《有感》诗之一:“鬼籙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漢語大詞典》:昆炎(崑炎)
昆 火。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诗:“挥袂静 崑 炎,开关纳流赭。”此处借指边境烽火。参见“ 崑火 ”。
分類:边境烽火
《漢語大詞典》:昆火(崑火)
昆仑山 之火。借指烈火。语本书·胤征:“火炎 崐冈 ,玉石俱焚。” 元 王恽 《德寿殿玉方池砚》诗:“神物不知 崑 火烈,碧丝今对玉堂卿。”
《漢語大詞典》:边火(邊火)
指边境烽火。 清 傅山 《送友之秦中》诗:“愿闻边火息,归计莫蹉跎。”
分類:边境烽火
《漢語大詞典》:亭燧
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六》:“今有司请远田 轮臺 ,欲起亭燧,是唯益扰天下,非所以忧民也。”后汉书·西羌传:“初开 河西 ,列置四郡,通道 玉门 ,隔絶 羌 胡 ,使南北不得交关。於是障塞亭燧出 长城 外数千里。” 南朝 宋 颜延之 《从军行》:“卧伺金柝响,起候亭燧烟。”
《漢語大詞典》:乱烽(亂烽)
古时用烽火报警的三种信号之一。墨子·杂守:“寇烽、惊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至。” 孙诒让 间诂:“言举烽有此三等,以为缓急之辨。”
《漢語大詞典》:狼燧
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而起的烽火。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五侯閫外空狼燧,二水洲边自雀舫。”参见“ 狼烟 ”。
《國語辭典》:狼烟(狼煙)  拼音:láng yān
古代戍守边境的军队,遇有紧急状况,即焚烧狼粪燃起烽烟。后比喻战争、兵乱。唐。杜牧 边上闻笳诗三首之一:「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既把孤身离虎穴,还将妙计息狼烟。」
《漢語大詞典》:燧色
烽火之光。 明 陈子龙 《襄阳》诗之一:“燧色通 秦 塞,妖星下 楚 宫。”
分類:烽火火之
《國語辭典》:烽橹(烽櫓)  拼音:fēng lǔ
警备敌人入侵的望楼。南朝宋。鲍照〈芜城赋〉:「是以板筑堆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
分類:烽火望楼
《漢語大詞典》:宵烽
夜间的烽火。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至於鐺鐺晓漏,的的宵烽,隔 溆浦 而相闻,临高臺而可望。”
分類:烽火晚上
《國語辭典》:烽鼓  拼音:fēng gǔ
烽火和鼓声,都是战时所用的工具。或比喻战乱。《文选。沈约。齐安陆昭王碑文》:「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漢語大詞典》:息燧
熄灭烽火。指停止战事。 南朝 宋 谢庄 《和元日雪花应诏诗》:“从候照神世,息燧应颂道。” 明 石应嵩 《张文忠公改葬碑文》:“乃至振纲刷纪之计,诸凡安内攘外之谋,无不虑於针芒,剔蟊去蠹,防周户牖,息燧沉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