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涤烦子(滌煩子)
指茶。古人谓茶能消除烦恼,故称。 唐 施肩吾 逸句:“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唐 施肩吾 逸句:“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漢語大詞典》:迷殢
迷惘烦恼。 钱锺书 《围城》三:“他自觉这种惺忪迷殢的心绪,完全像填词里写的女人幽闺伤春的情境。”
分類:迷惘烦恼
《漢語大詞典》:迷烦(迷煩)
迷惑烦恼。 三国 魏 曹操 《秋胡行》:“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分類:迷惑烦恼
《漢語大詞典》:诮恼(誚惱)
忧愁烦恼。誚,通“ 悄 ”。 宋 柳永 《集贤宾》词:“近来云雨忽西东,誚恼损情悰。”
《國語辭典》:灼烧(灼燒)  拼音:zhuó shāo
炽热燃烧。如:「那个小孩被火灼烧成重伤,医生正在进行植皮手术。」
《國語辭典》:五浊恶世(五濁惡世)  拼音:wǔ zhuó è shì
佛教谓充满五种不清净的烦恼世界。五浊指一、命浊,众生多作恶业,致寿命极短;二、烦恼浊,众生充满贪、瞋、痴的烦恼;三、劫浊,世代危厄,饥饿、疾病、战争不止。四、众生浊,众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见浊,邪说横行。《阿弥陀经》:「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国语辞典》:无病自灸(无病自灸)  拼音:wú bìng zì jiǔ
没有病而用火艾烧灼穴位。比喻自寻痛苦或烦恼。《庄子。盗蹠》:「柳下季曰:『蹠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國語辭典》:眼不见心不烦(眼不見心不煩)  拼音:yǎn bù jiàn xīn bù fán
眼睛看不到的,便不会心烦。《红楼梦》第二九回:「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著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
《國語辭典》:一醉解千愁  拼音:yī zuì jiě qiān chóu
(谚语)借著酒醉来忘却一切的烦恼。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可不道:『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分類:酒醉烦恼
《國語辭典》:想不开(想不開)  拼音:xiǎng bù kāi
不达观。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又何必想不开呢?」
《漢語大詞典》:悕惶
惊慌不安,形容人匆忙烦恼的样子。例如:老大谁相识,悕惶又独归。——张籍《送韦评事归华阴》
《國語辭典》:新愁旧恨(新愁舊恨)  拼音:xīn chóu jiù hèn
新添的愁情和旧时的遗恨。唐。韩偓 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宋。苏轼 四时词四首之三:「新愁旧恨眉生绿,粉汗馀香在蕲竹。」
《国语辞典》:六波罗蜜(六波罗蜜)  拼音:liù bō luó mì
波罗蜜,译自胡语,义为度或到彼岸,指到没有烦恼、不再轮回的彼岸。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修行德目。修行者经由此六种修行德目,可至解脱的境界。唐。贾膺福〈大云寺碑〉:「四无量心,普觉群有;六波罗密,广銮菩提。」也译作「六度」。
《国语辞典》:咳声叹息(咳声叹息)  拼音:hāi shēng tàn xí
因忧虑或烦恼而叹气。如:「遇到困难,光是咳声叹息没有用,勇敢面对问题才是根本之道。」
《国语辞典》:甘露滋心  拼音:gān lù zī xīn
甘美的露水滋润心脾,比喻心中的苦闷烦恼得到解脱,使人神清气爽,浑身畅快。《西游记》第三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的三个字,好便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