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汤火(湯火)  拼音:tāng huǒ
热汤烈火。比喻能致人死伤的事物。《列子。杨朱》:「速亡愈于久生,则践锋刃,入汤火,得所志矣。」《史记。卷二五。律书》:「文帝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
《國語辭典》:火龙(火龍)  拼音:huǒ lóng
1.火形和龙形的图案,多用于古代帝王的服饰。《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晋。杜预。注:「火,画火也;龙,画龙也。」
2.神话传说中口中喷火的神龙。唐。王毂 苦热行:「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3.形容连绵不绝的灯火。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4.形容燃烧的烈火。宋。梅尧臣〈送黄殿丞通判润州〉诗:「前年江州飞火龙,楼殿化尽山将镕。」
《漢語大詞典》:火聚
(1).原为佛教语。指火聚地狱(烈火聚集的地狱)。《正法念经》卷十一:“彼人所作恶业势力,急掷其身,堕彼火聚。”
(2).泛指聚集的猛火。 明 张居正 《答李中溪有道尊师书》:“而 正 以退食之餘,犹得默坐澄心,寄意方外,如入火聚得清凉门。”
(3).古指军队的集体管理。宋史·兵志七:“比多逃亡者,缘所在推行未至,及主兵司官遵奉未严故也。其弊有六:一曰上下率歛……六曰单身无火聚。”
《國語辭典》:火坑  拼音:huǒ kēng
1.烈火瀰漫的深坑。《北齐书。卷四九。方伎列传。由吾道荣》:「至辽阳山中,有猛兽去马十步,所追人惊怖将走。道荣以杖画地成火坑,猛兽遽走。」
2.佛教喻指六道轮回中,受无量苦之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百喻经。蛇头尾共争在前喻》:「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大正新脩大藏经。阿含部上。晡利多经》:「若堕火坑,必死无疑,设不死者,定受极苦。」也作「火坑」。
3.比喻悲惨的处境。《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一》:「儿夫肯发慈悲行,救度三娘离火坑!」《红楼梦》第四六回:「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也作「火坑」。
4.名利情欲的尘世。元。张养浩〈十二月兼尧民歌。从跳出功名火坑〉曲:「从跳出功名火坑,来到这花月蓬瀛。」《红楼梦》第一一五回:「你打谅我是什么没主意恋火坑的人么!」
5.喻指妓院。《老残游记》第一四回:「两位老爷菩萨,救命恩人,拾得花银子把我救出火坑,不管做什么,丫头、老妈子我都情愿!」也作「火坑」。
《國語辭典》:火车(火車)  拼音:huǒ chē
1.一种古代攻战的器具。《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上》:「俄顷,贼马步奄至,又推火车数道攻战。相持移日,乃出轻兵攻贼西。」
2.泛指行驶于铁路上的列车。因最初是藉火力产生蒸气以牵引车厢,故称为「火车」。目前多已电气化。
《漢語大詞典》:火狱(火獄)
烈火炽盛的地狱。喻极热处。 郭沫若 《女神·西湖纪游》:“哦!这清冷的晚风!火狱中的 上海 哟!我又弃你去了。”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十六日》:“因系高飞,颇觉寒冷,但等飞机一下地,顿如入了火狱。”
《漢語大詞典》:火林
烈火焚烧的树林。 北齐 刘昼 新论·防欲:“譬由愚者之养鱼鸟也,见天之寒,则内鱼於温汤之中,而栖鸟於火林之上。”
《漢語大詞典》:昆火(崑火)
昆仑山 之火。借指烈火。语本书·胤征:“火炎 崐冈 ,玉石俱焚。” 元 王恽 《德寿殿玉方池砚》诗:“神物不知 崑 火烈,碧丝今对玉堂卿。”
《漢語大詞典》:火阵(火陣)
(1).古代用火攻的军阵。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火阵者,所以拔也;水阵者,所以倀固也。” 张震泽 注:“火阵攻敌,玉石俱焚,若连根拔树木矣。”
(2).指烈火弥漫的战阵。 毛泽东 《论持久战》一一四:“把 日本 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漢語大詞典》:火毒
(1).指药物酷烈的毒性。宋书·刘亮传:“ 亮 在 梁州 ,忽服食修道,欲致长生。迎 武当山 道士 孙道胤 ,令合仙药;至 益州 , 泰豫 元年药始成,而未出火毒……﹝ 亮 ﹞取井华水服,至食鼓后,中间便絶。”旧唐书·宪宗纪下:“上服方士 柳泌 金丹药,起居舍人 裴潾 上表切諫,以‘金石含酷烈之性,加烧鍊则火毒难制。若金丹已成,且令方士自服一年,观其效用,则进御可也。’”
(2).即热毒,中医指导致人体外科痈疡等病症的一种因素。宋史·刘遇传:“﹝ 遇 ﹞晨兴方对客,足有炙疮痛,其医谓:‘火毒未去,故痛不止。’ 遇 即解衣,取刀割疮至骨,曰:‘火毒去矣。’”
(3).指烈火燃烧中因氧气稀少而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毒性。《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 僖负覊 率家人救火,触烟而倒,比及救起,已中火毒,不省人事。”
(4).形容酷热。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今年的夏天不知是怎么的!一连四十多天了,火毒的太阳,总不见转头。” 杜鹏程 《战斗生活怎样检验我的心灵》:“脚下是烫热的沙漠,头顶是火毒的太阳。”
《漢語大詞典》:渊火(淵火)
深渊和烈火。喻苦难的处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东序烟烬於委灰,生民燋沦於渊火。”
《国语辞典》:烈火真金  拼音:liè huǒ zhēn jīn
纯金不怕在烈火中锻炼。比喻禁得起任何的挑战与考验。如:「他意志坚强,如烈火真金,禁得起考验。」也作「真金烈火」。
《国语辞典》:如火燎原  拼音:rú huǒ liào yuán
像熊熊烈火燃烧草原一样。比喻情势迅速扩大,难以遏止。如:「这个超级网路病毒如火燎原迅速蔓延开来。」
《国语辞典》:跳出火坑  拼音:tiào chū huǒ kēng
1.跳出烈火瀰漫的深坑。比喻脱离苦海。《红楼梦》第一回:「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水浒后传》第六回:「还亏见机得早,跳出火坑。我和你今日啸傲烟霞,嘲风弄月,何等自在!」
2.借指娼妓从良。清。杨恩寿《桂枝香。第二出。议宝》:「欲得同心之侣,订以终身。便可跳出火坑,脱离苦海。」
《国语辞典》:冲空机(冲空机)  拼音:chōng kōng jī
武器名。构造略似火箭的战具。以强烈火药将机身由地面轰上天际,更藉机体自备炸药陆续爆发,延续前进,即在真空中亦能飞行。也称为「火箭冲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