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微云点缀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50~
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國語辭典》:点缀(點綴)  拼音:diǎn zhuì
衬托装饰。宋。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红楼梦》第四二回:「这个上头那里又用的著草虫!或者翎毛倒要点缀一两样。」
《分类字锦》:点缀鞍勒(点缀鞍勒)
周礼巾车翟车贝面组总有握注贝面贝饰勒之当面也毛胜水族加恩令点缀鞍勒粲然可观
分类:蠃贝
《漢語大詞典》:点缀品
表面上好看但无实质内容的东西。例如:那些把人文科学看做仅仅是教育的点缀品的人。
《分类字锦》:点缀清妍(点缀清妍)
苏轼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诗 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分类:
《國語辭典》:点染(點染)  拼音:diǎn rǎn
1.画家点缀景物及渲染色彩。后亦代称画水墨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
2.文章信笔随意写成。宋。陆游〈掩门〉诗四首之三:「点染聊成家,呻吟仅似诗。」
3.受污、玷污。唐。杜甫〈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
4.马马虎虎的敷衍一下。《负曝闲谈》第三回:「另外还有营官那边、号房里、门房里、厨房里,都得点染点染。」
《國語辭典》:妆点(妝點)  拼音:zhuāng diǎn
装饰、打扮。南唐。李煜 三妇艳词:「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國語辭典》:点景(點景)  拼音:diǎn jǐng
1.山水画中点缀的景物。通常指人物、草亭、桥等,属点缀性质,不是画中主角。清。王概《芥子园画传。卷四。点景人物》:「山水中点景人物诸式不可太工,亦不可太无势。」
2.作为点缀用的盆景。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二。草河录下》:「湖上园亭皆有花园,为莳花之地,……根枝盘曲而有环抱之势,其下养苔如针,点以小石,谓之花树点景。」
分類:点缀装饰
《國語辭典》:润色(潤色)  拼音:rùn sè
1.修饰文句,以增加文彩。《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东里子产润色之。」《红楼梦》第四二回:「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
2.粉饰点缀。《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
《國語辭典》:美化  拼音:měi huà
加以装饰或点缀,以呈现美观的一面。如:「环境经过美化之后,整个街道焕然一新。」
《國語辭典》:装点(裝點)  拼音:zhuāng diǎn
1.装饰点缀。如:「一夜的大雪把大地装点成银色世界。」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茶肆》:「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
2.渲染誇张。《野叟曝言》第一一二回:「锦囊的话,一些没有装点,还只说得大概。」
《國語辭典》:装饰(裝飾)  拼音:zhuāng shì
1.修饰、打扮。如:「装饰品」、「装饰门面」。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红楼梦》第四四回:「平儿依言装饰,果见鲜艳异常。」
2.饰品、饰物。如:「他在礼盒的包装上增添许多装饰。」《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所乘马异常骏伟,装饰鲜洁,仆御整肃。」
《國語辭典》:润饰(潤飾)  拼音:rùn shì
润色修饰。《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序》:「三人皆儒者,通于世俗,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昔丁敬礼尝作小文,使仆润饰之。」
《國語辭典》:润色(潤色)  拼音:rùn sè
1.修饰文句,以增加文彩。《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东里子产润色之。」《红楼梦》第四二回:「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
2.粉饰点缀。《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
《國語辭典》:烘染  拼音:hōng rǎn
烘托渲染。《红楼梦》第三八回:「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著。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
《漢語大詞典》:装缀(裝綴)
装饰点缀。 宋 范成大 骖鸾录:“其旁登高,有 罗汉巖 ,石状恠诡,皆嵌空装缀,巧过鐫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苟无是心,虽预先讲得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己原不相干,只是装缀临时,自行不去,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
分類:装饰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