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灾伤(災傷)
由天灾人祸招致的损害。晏子春秋·谏上八:“姦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諂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 宋 苏轼 《奏浙西灾伤第一状》:“ 熙寧 之灾伤,本缘天旱米贵。”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旱魃生,四野灾伤。” 明 于谦 《荒村》诗:“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國語辭典》:灾异(災異)  拼音:zāi yì
因事物的反常而造成的灾祸。《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灾异蜂起,寇贼纵横,夷狄猾夏,戎事不息。」《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有此数般灾异,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
《國語辭典》:天灾(天災)  拼音:tiān zāi
天然的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等。《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國語辭典》:水灾(水災)  拼音:shuǐ zāi
因久雨、河水泛滥、融雪或山洪暴发等因素而造成的灾害。《谷梁传。庄公七年》:「秋大水,高下有水灾,曰大水。」《宋史。卷一九二。兵志六》:「河北连年水灾,流民未复。」
《國語辭典》:灾害(災害)  拼音:zāi hài
祸害。《国语。周语中》:「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国无灾害之变,民无饥寒之色。」
《國語辭典》:灾沴(災沴)  拼音:zāi lì
阴阳失调所生的灾祸。《新唐书。卷一一九。白居易传》:「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
《國語辭典》:灾变(災變)  拼音:zāi biàn
灾难、变故。《汉书。卷七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刘辅》:「臣闻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天之所违,必先降以灾变。此神明之徵应,自然之占验也。」
《國語辭典》:灾祥(災祥)  拼音:zāi xiáng
吉凶的徵兆。《书经。咸有一德》:「惟吉凶不潜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國語辭典》:旱灾(旱災)  拼音:hàn zāi
因长期雨水不足而造成的灾害。天旱常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或使农作物枯死,影响粮食供应。
《國語辭典》:救灾(救災)  拼音:jiù zāi
救济以消除灾害。《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國語辭典》:灾患(災患)  拼音:zāi huàn
灾害、灾难。《左传。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
《國語辭典》:火灾(火災)  拼音:huǒ zāi
因失火而造成灾害。火灾分为天灾和人灾:物体自然燃烧造成的火灾称为天灾,人为疏忽所引发或蓄意纵火则属于人灾。
《漢語大詞典》:成灾
造成灾害。例如:害虫成灾,毁了大片庄稼。
《國語辭典》:灾眚(災眚)  拼音:zāi shěng
祸患灾难。《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消救灾眚,安辑黎元。」
分類:灾殃祸患
《漢語大詞典》:弭灾(弭災)
消除灾害。《西游记》第十六回:“不去弭灾,反行助虐。”明史·刘子勃传:“十六年秋,类报灾异,请‘缓赋省刑,亦弭灾一术’,时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