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灾屯(災屯)
亦作“ 灾迍 ”。 灾难;祸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 晋 氏多难,灾屯流移。”旧唐书·僖宗纪:“国步犹艰,羣生寡遂;灾迍荐起,寇孽仍臻。” 宋 苏轼 《谢除龙图阁学士表》之二:“流离若此,穷薄可知……故求闲散,以避灾迍。”《西游记》第十一回:“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垢面蓬头,愁眉皱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痴蠢,致使灾屯累自身。”
分類:灾难祸患
《漢語大詞典》:罹毒
遭受灾难。 三国 魏 曹植 《述行赋》:“哀黔首之罹毒,酷 始皇 之为君。”南齐书·柳世隆传:“彼土士民,罹毒日久。”
《漢語大詞典》:弭难(弭難)
消除灾难。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芟秽弭难,臣职是掌。”
分類:消除灾难
《國語辭典》:落难(落難)  拼音:luò nàn
遭遇天然或人为的灾祸而陷入困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一边是富厚之家。」《文明小史》第八回:「我是落难罢了!那有心思去玩呢?」
《漢語大詞典》:逃劫
逃避灾难。 清 方文 《百岁翁歌赠赵撝谦先生》:“蚤岁连生十二男,孙与曾元三十三。忽逢世难遭杀戮,孑身逃劫 漳河 南。”
《漢語大詞典》:灾怪(災怪)
祸患,灾难。荀子·仲尼“有灾繆者,然后诛之” 唐 杨倞 注:“有灾怪繆戾者,然后诛之,非颠倒其敌也。”
分類:祸患灾难
《漢語大詞典》:及难(及難)
(1).指灾难发生时。左传·僖公五年:“及难,公使寺人 披 伐 蒲 。”
(2).遇祸。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郑端清世子:“王府一旧人忽遇 端清 于山中云:‘传语诸孙当速去,故里不可居也。’ 寿平 兄弟以为妄,不听,未几,及难。”
《漢語大詞典》:遘难(遘難)
(1).结成怨仇。遘,通“ 构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 勛 父 信 , 灵帝 时为骑都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 信 言於 太祖 曰:‘……今 绍 为盟主,因权专利,将自生乱,是復有一 卓 ( 董卓 )也。若抑之,则力不能制,祗以遘难,又何能济?且可归 大河 之南,以待其变。’”晋书·乐广传:“ 成都王 颖 , 广 之壻也。乃与 长沙王 乂 遘难,而 广 既处朝望,羣小谗谤之。”
(2).遭遇灾难。南史·齐纪上·高帝:“癸巳,遣大使巡慰 淮 、 肥 、 徐 、 豫 边人尤贫遘难者。”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请假》:“贤侄遘难之事,我已颇悉,愿乞再言其略。”
《國語辭典》:飞灾(飛災)  拼音:fēi zāi
意外的灾难。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怕甚上命官差,拚个闭门安坐,一任天降飞灾。」《红楼梦》第二五回:「管保就好了,这不过是一时飞灾。」也作「非灾」。
《漢語大詞典》:被难(被難)
(1).遭逢灾难。周书·韦祐传:“ 正光 末,四方云扰。王公被难者或依之,多得全济。” 清 钮琇 觚賸·今乐府:“我邑 潘 吴 二子分类作《明史记》成,各撰《今乐府》,咏 有明 一代之事,復辑《解题》三卷,俱於被难时散軼。”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却説 何玉凤 本是世家千金闺秀,只因含寃被难,弄得孤苦伶仃。”
(2).遇难,死难。《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瑞虹 未曾开言,两眼泪珠先下,乃将父亲官爵籍贯,并被难始末,一一细説。”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杨硕甫事陆顾二公论辨:“庚寅冬,王师下 桂林 , 瞿公 不屈被难。” 朱自清 《闻一多先生怎样走中国文学的道路》:“但是就在被难的前几个月,他还在和我说要写一部唯物史观的 中国 文学史。”
《漢語大詞典》:避劫
犹言逃避灾难。 清 魏源 《桂林阳朔山水歌》之三:“神仙避劫人避灾,更於何处藏三才?”
《漢語大詞典》:遭患
受到灾难。 汉 班昭 《东征赋》:“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
分類:灾难
《漢語大詞典》:灾兵(災兵)
亦作“烖兵”。 兵灾。战争的灾难。周礼·春官·小祝:“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寧风旱,弥烖兵,远辠疾。”后汉书·寇荣传:“顾陛下思 帝尧 五教在宽之德,企 成汤 避远谗夫之诫,以寧风旱,以弭灾兵。”
《漢語大詞典》:劫轮(劫輪)
亦作“刦轮”。 犹灾难。《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六三爱国大事日录》:“六月二十二日乃近跡诸人,气焰愈张,吾民何罪,竟陷刦轮,抢地呼天,无可告诉。”
分類:灾难
《漢語大詞典》:劫外天
亦作“刼外天”。 谓未遭受灾难之天地,犹净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一:“小别湖山刼外天,生还如证第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