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灯 → 镫灯”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672,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金灯
灯晕
禅灯
花灯
万灯
回灯
笼灯
收灯
心灯
分灯
灯摇
壁灯
明镫
慧灯
灯在
《漢語大詞典》:金灯(金燈)
(1).金属制成的灯。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 隋 江总 《新入姬人应令》诗:“玉軼轻轮五香散,金灯夜火百花开。”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金灯照灼,尚惊 秦 帝之焚。”
(2).草名。山慈姑的别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金灯,一曰九形,花叶不相见,俗恶人家种之,一名无义草。” 清 黄宗羲 《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阳、茉莉、真珠。烟蒲、石竹。辣茄、苦葽。金灯、银合。”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山慈姑
分類:金属慈姑
《漢語大詞典》:灯晕(燈暈)
打焰外围的光圈。 宋 刘过 《贺新郎》词:“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灯晕冷,记初见。” 元 黄庚 《有感》诗:“残夜月寒灯晕淡,高秋天濶雁声微。”
分類:外围光圈
《漢語大詞典》:禅灯(禪燈)
寺庙灯火。 唐 贾岛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诗:“清磬先寒角,禪灯彻晓烽。”
分類:寺庙灯火
《國語辭典》:花灯(花燈)  拼音:huā dēng
1.各种彩饰的灯。多指元宵节所悬挂供人欣赏各式的灯饰。《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六街三市,竞放花灯,真个金吾不禁,玉漏无摧。」《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只见院内各色花灯闪灼,皆系纱绫札成,精致非常。」
2.流行于云、贵、川、湘等省的地方戏。参见「花灯戏」条。
《骈字类编》:万灯(万灯)
王光蕴江心塔灯赋见一佛下
《國語辭典》:回灯(回燈)  拼音:huí dēng
移灯。唐。白居易〈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分類:重新掌灯
《漢語大詞典》:笼灯(籠燈)
即灯笼。 唐 殷尧藩 《宫词》:“夜深怕有羊车过,自起笼灯看雪纹。” 宋 周邦彦 《意难忘·美咏》词:“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有双鬟笼灯,导一妇人出,年四十餘,举止大家。”参见“ 灯笼 ”。
分類:灯笼
《國語辭典》:灯笼(燈籠)  拼音:dēng lóng
以细竹或铁丝做骨架,外表糊上纱或纸;或以塑胶做成,以蜡烛或电灯做为光源。可提在手上或挂在屋檐下,作为照明用具或装饰品。《宋书。卷三。武帝纪下》:「床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老残游记》第四回:「一手提著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
《漢語大詞典》:收灯(收燈)
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月十三日谓上灯,正月十八日谓收灯。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己酉岁客 吴兴 ,收灯夜闔户无聊。”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宝髻双双出綺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 清 黄景仁 《木兰花慢·十八夜对月》词:“道今夜收灯,半城犹照,剩管残絃。”
《漢語大詞典》:心灯(心燈)
佛教语。犹心灵。谓神思明亮如灯,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广信侯书》:“岂止心灯夜炳,亦乃意蕊晨飞。” 唐 慧立 彦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智皎心灯,定凝意水。” 清 黄景仁 《三迭夜坐韵》诗之二:“试汲井花清眼膜,要分兰气养心灯。”
《漢語大詞典》:分灯(分燈)
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 字 稚圭 ,勤学而无烛,隣舍有烛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女徐吾:“ 齐 女 徐吾 者, 齐 东海上贫妇人也,与隣妇 李吾 之属会烛相从夜绩。 徐吾 最贫而烛数不属。 李吾 与其属曰:‘ 徐吾 烛数不属,请无与夜也。’ 徐吾 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餘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於妾,不亦可乎?’”后因以“分灯”谓借用他人灯烛余光以读书劳作。 唐 于鹄 《题邻居》诗:“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元 郭钰 《江路》诗:“炊烟晨减米,乞火夜分灯。”
《骈字类编》:灯摇(灯摇)
唐 李咸用 同友生春夜闻雨 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
《國語辭典》:壁灯(壁燈)  拼音:bì dēng
安装在墙壁上的小灯。如:「这盏壁灯的样式,设计得十分别致。」
分類:装置墙上
《國語辭典》:明镫(明鐙)  拼音:míng dēng
镫,灯。明镫指明亮的灯火。《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之一》:「众宾会广坐,明镫熹炎光。」也作「明灯」。
《國語辭典》:明灯(明燈)  拼音:míng dēng
1.明亮的灯火。《文选。刘铄。拟古诗。拟行行重行行》:「卧觉明灯晦,坐见轻纨缁。」也作「明镫」。
2.比喻指引朝向光明前进的人或事物。如:「先圣先贤是指引我们努力上进的明灯。」
《漢語大詞典》:慧灯(慧燈)
佛教语。犹慧炬。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溪鸟投慧灯,山蝉饱甘露。” 元 萨都剌 《灯草》诗:“慧灯莫与羣迷染,正性何愁尘境遮。”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不知风相,那知地水火相。”参见“ 慧炬 ”。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慧炬
佛教语。谓无幽不照的智慧。《涅槃经》卷二一:“汝於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矩,能为照障。” 南朝 梁 萧子良 《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逝将烛昏霾於慧炬,拯沦溺於法桥。”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奏鸣凤於天歌,下清羣籟;腾烛龙於慧炬,俯镜重昏。”
《骈字类编》:灯在(灯在)
唐 罗邺 宿武安山有怀 窗间灯在犬惊吠,溪上月沈人罢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