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火灾(火災)  拼音:huǒ zāi
因失火而造成灾害。火灾分为天灾和人灾:物体自然燃烧造成的火灾称为天灾,人为疏忽所引发或蓄意纵火则属于人灾。
《国语辞典》:火灾保险(火灾保险)  拼音:huǒ zāi bǎo xiǎn
房屋器具经估价后,常年向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遇有火灾,由公司赔偿损失。缩称为「火险」。
《国语辞典》:火灾损失(火灾损失)  拼音:huǒ zāi sǔn shī
1.因发生火灾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如:「这场火灾损失,估计高达一千万元以上。」
2.会计上指资产因火灾受损而未经保险,或所获保险赔偿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部分。
《国语辞典》:火灾消防(火灾消防)  拼音:huǒ zāi xiāo fáng
以预防与消灭火灾为主要任务的工作。
《国语辞典》:火灾警报设备(火灾警报设备)  拼音:huǒ zāi jǐng bào shè bèi
火灾发生时能发出警铃,通报火灾发生的装置。可分为自动式与手动式两种。
《國語辭典》:烟火(煙火)  拼音:yān huǒ
1.煮饭的炊烟和柴火。《后汉书。卷一八。吴盖陈臧列传。吴汉》:「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今大军去恒州咫尺,烟火相望。」
2.人烟,人口集居的地方。《史记。卷二五。律书》:「粟至十馀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
3.熟食。如:「道教称辟谷为不食烟火。」也称为「烟火食」。
4.一种用硝石夹杂其他化学药品制成的物品,燃烧时喷射出各种变幻灿烂的形状,供游戏观赏之用。《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
5.战场上的烽火。金。元好问 杂著诗九首之八:「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烟火洛阳尘。」
6.火警。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七。禁城九厢坊巷》:「各厢一员小使臣注授,任其烟火盗贼,收解所属。」
7.礼拜神佛、祭祀祖先的香火。唐。李绅〈忆登栖霞寺峰〉诗:「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
8.子嗣、后代。如:「身为独子的他不幸亡故,张家的烟火从此中断了。」
《國語辭典》:祝融  拼音:zhù róng
1.火神。《吕氏春秋。孟夏纪。孟夏》:「其神祝融。」汉。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后用以指火或火灾。如:「因祝融肆虐,这些人顿时无家可归。」
2.南方之神或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唐。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國語辭典》:煨烬(煨燼)  拼音:wēi jìn
灰烬。《文选。左思。魏都赋》:「翼翼京室,耽耽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宋。陆游 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词:「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
《漢語大詞典》:郁攸(鬱攸)
火气;灼热之气。郁,通“ 鬱 ”。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郁攸。”参见“ 鬱攸 ”。
(1).火气,火焰。左传·哀公三年:“济濡帷幕,鬱攸从之,蒙葺公屋。” 杜预 注:“鬱攸,火气也。”一说为救火器具。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莫雨侵重膇,晓烟腾鬱攸。” 明 李东阳 《弘治乙未六月孔庙灾送李学士奉诏祭告》诗:“鬱攸从何来?歘忽乘高冥。”
(2).火灾。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郡官曰:‘ 张道人 何知鬱攸之事,而须呼之也?’” 元 顾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平生万卷书,怒焚遭鬱攸。”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不幸有鬱攸之戒,惟有坐以待毙而已。”
(3).形容烟火或热气蒸腾。 宋 苏轼 《咏汤泉》:“鬱攸火山裂,觱沸汤泉注。” 宋 沈作哲 寓简:“﹝ 韩退之 《陆浑山诗》﹞读之便如行火所焮,鬱攸衡喷,其色絳天。”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繖张鬱攸。”
《漢語大詞典》:烧劫(燒劫)
(1).佛教语。指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 唐 宋之问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2).泛指火灾。 唐 张谓 《长沙失火后戏题莲花寺》诗:“金园宝刹半 长沙 ,烧劫旁延一万家。”
《漢語大詞典》:火厄
犹火灾。 晋 王嘉 拾遗记·蜀:“君财寳可支一世,合遭火厄。” 金 刘从益 《戏答侯威卿觅墨》诗:“万松火厄化緇尘,依旧 徂徠 雪里春。”《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火厄盛时遭水厄,棒疮愈后患金疮。” 清 梁恭辰 《劝戒三录·救难巧报》:“昔遭火厄,幸遇一士子掷一衣,得蔽体而归。”
分類:火灾
《國語辭典》:火患  拼音:huǒ huàn
火灾。《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分類:火灾
《漢語大詞典》:灾火(災火)
火灾。汉书·李寻传:“灾火且起,涤盪民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犹灾火张天,方请雨於名山……不亦晚乎!”法苑珠林卷一一四:“舍宅所有,灾火焚烧。”
分類:火灾
《漢語大詞典》:灾燀(災燀)
指火灾。国语·周语下:“水无沉气,火无灾燀。” 韦昭 注:“燀,焱起貌也。”
分類:火灾
《漢語大詞典》:火祥
火灾。亦指火灾的征兆。 汉 张衡 《西京赋》:“ 建章 是经,用厌火祥。”宋史·五行志二下:“ 嘉泰 四年二月庚辰,夜有赤云,间以白气,东北亘天。后八日国有大火,占者以为火祥。”
分類:火灾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