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
澄净,大中祥符间天台宗僧人。
《國語辭典》:澄净(澄淨)  拼音:chéng jìng
清澈明净。《老残游记》第二回:「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
《國語辭典》:碧玉  拼音:bì yù
1.由细粒赤铁矿及微晶质石英或玉髓构成的岩石,依其颜色及条痕,可区分为红、黄花、血丝、虎皮等多种。质地致密,不透明,可作饰品。也称为「铁石英」。
2.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平常人家的女儿。参见「小家碧玉」条。唐。王维〈洛阳儿女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清。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一出:「碧玉小窗,不住偷睛视。」
《國語辭典》:空明  拼音:kōng míng
1.月映于水而生光明。宋。苏轼〈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2.空中。宋。苏轼〈登州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漢語大詞典》:静念
(1).沉思默念。陈书·宣帝纪:“兴言静念,夕惕怀抱。” 唐 聂夷中 《过比干墓》诗:“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论。” 清 厉鹗 《雪晴》诗:“苕颖行有时,静念造物恩。”
(2).使思想感情宁静、澄净。云笈七籤卷三六:“忌见一切生血物,宜斋戒静念。”
《国语辞典》:临去秋波(临去秋波)  拼音:lín qù qiū bō
1.秋波,秋天澄净的水波。比喻清澈明亮的眼睛。「临去秋波」指临别时传情的眼眸。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你看他两分襟,不把临去秋波掉。」
2.比喻临走之前给人好处。如:「老闆出国前临去秋波,给所有员工加薪了。」
《国语辞典》:波光粼粼  拼音:bō guāng lín lín
水波光影澄净闪动的样子。如:「夕阳下的日月潭,湖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国语辞典》:可饮水(可饮水)  拼音:kě yǐn shuǐ
无色、无味、无臭且澄净卫生、适于饮用的水。
澄净
【三藏法数】
谓其水澄渟洁净,是为澄净功德。
泥澄净现
【三藏法数】
谓众生真如之心,为无明所覆,其体昏昧。若能除去无明之惑,则本然清净之性,自然澄现。犹水之浊,澄去其泥,则净体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