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潮添
刘禹锡登清晖楼诗见江色下
《漢語大詞典》:咸潮(鹹潮)
海潮。海水咸,故称。 清 谢元淮 《鹾言》诗之七:“砖池汲咸潮,盬盐出之晒。”
分類:海潮海水
《國語辭典》:思潮  拼音:sī cháo
1.一时代、一地方大众思想的趋势。
2.起伏不定的思绪。
《骈字类编》:潮沟(潮沟)
明一统志潮沟在上元县西四里吴赤乌中所凿以引江潮接青溪抵秦淮西通运渎北连后湖
《國語辭典》:大潮  拼音:dà cháo
一月当中潮差较大者,通常发生在新月及满月后一至三日内。
《漢語大詞典》:汐潮
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涨落的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 唐 许棠 《寄睦州陆郎中》诗:“汐潮通 越 分,部伍杂 闽 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六淮潮》:“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自今江之壖,海之陬, 太湖 之滨,汐潮之所鼓,茭葑之所烂,鳧雁之所息。”
《骈字类编》:潮阔(潮阔)
唐 顾况 寄淮上柳十三 莫讶春潮阔,鸥边可泊舟。
宋 苏辙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其二 鲲移鹏徙秋帆健,潮阔天低晓日鲜。
《骈字类编》:潮低
苏轼 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努射潮低。
《漢語大詞典》:脸潮(臉潮)
脸上泛起的红晕。 清 陈维嵩 《五福降中天·甲寅元旦》词:“拜罢胜常,脸潮红似醉。” 清 陈维嵩 《宴清都·咏杨妃山茶》词:“总输伊,睡足春酥,脸潮分外娇嫮。”
《骈字类编》:潮高(潮高)
宋史河渠志至若两旁诸港如白鹤溪西蠡河直湖烈塘五泄堰日为沙土淤涨遇潮高水泛之时尚可通行舟楫若值小汐久晴则俱不能通
《漢語大詞典》:潮动(潮動)
犹涌动。 老舍 《二马》第五段三:“感情的激刺往往胜过理智的安排。心血潮动的时候不会低头念书的!”
《國語辭典》:退潮  拼音:tuì cháo
潮汐动作中,海面水位由高至低逐渐下降的现象。
《國語辭典》:人潮  拼音:rén cháo
像潮水一般汹涌的人群。形容人数众多。如:「购物人潮」。
《骈字类编》:潮色
姚合 赴苏州诗 鹤声高下听无尽,潮色晨昏望不同。
《韵府拾遗 萧韵》:逆潮
崔颢长干曲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