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曼殊
(1).佛教菩萨名。即 曼殊室利 。
(2). 满洲 别称。也写作“满珠”、“曼珠”。 清 黄遵宪 《八用前韵》:“三月麛裘思德化,诸天龙节护 曼殊 。” 钱仲联 笺注引《清朝通志》:“ 满洲 ,係 满珠 之转音,亦称 曼珠 。”参阅《清通志·氏族一》
《国语辞典》:满人(满人)  拼音:mǎn rén
1.满洲人。
2.称行善的人。《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八:「譬如世间为恶行者,名为半人;修善行者,名为满人。」
分类:满洲行善
《漢語大詞典》:满珠(滿珠)
即 满洲 。国号和族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西藏 每岁献丹书,称上为 曼珠师利大皇帝 。 曼珠 ,译言妙吉祥也,又作 曼殊室利 。按珠殊同音, 曼珠 亦即 满珠 二字。其易‘珠’为‘洲’,盖由洲字义近地名,故汉字假借承用之。”参见“ 满洲 ”。
分類:满洲国号
《國語辭典》:满洲(滿洲)  拼音:mǎn zhōu
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一:「今汉字作满洲,因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实则部族而非地名。」参见「满族」条。
2.地名。为满洲族的发祥地。
《漢語大詞典》:旗满
八旗满洲。清代军制分八旗,每旗又分满洲、蒙古、汉军等旗。例如:旗满官兵。——《广东军务记》
《漢語大詞典》:内大臣
(1). 唐 后期置枢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护军中尉,统领神策军,防守京师。枢密使和护军中尉称为“内大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内大臣:“按 唐 制,两枢密使、左右中尉称内大臣。”
(2). 清 制,选 满洲 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子弟作为皇帝侍卫,以勋戚大臣统之,称为领侍卫内大臣,共六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二人。其次称内大臣,亦六人,掌先后宸御,左右翊卫,出入扈从。参阅《清通典·职官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内大臣
《国语辞典》:满语(满语)  拼音:mǎn yǔ
满洲人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族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现今只有部分居于东北、新疆的满洲人使用。满语具有浓厚的黏著语字尾变化特性,且使用虚词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使用人口约有二百八十万。
《国语辞典》:皇太极(皇太极)  拼音:huáng tài jí
人名。(西元1592~1643)清朝的开国皇帝。满洲酋长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改国号为清后,尊其父为太祖。在位十六年。庙号太宗。
《漢語大詞典》:榜式
(1). 清 代对 满洲 大学士的称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国朝官制:“国初,内三院 满洲 大学士谓之榜式,乌金超哈官(指 满洲 汉 军)大学士亦称榜式。”
(2). 清 代官名,笔帖式的旧称。 清 梁章钜 称谓录·笔帖:“《皇朝通攷》‘ 天聪 二年,设六部官,其办事笔帖式,各酌量繁简补授,凡称榜式俱著停止,称为笔帖式。’案:据此则榜式为笔帖式之旧称也。”
《漢語大詞典》:满员(滿員)
(1).达到规定的人数。 汉 王充 论衡·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其置文吏也,备数满员,足以辅己志。” 毛泽东 《三个月总结》:“为应付长期战争(各地应处处从长期战争着眼),今后必须有计划地扩兵,保证主力军经常满员,并大量训练军事干部。”
(2). 满洲 籍官员。清史稿·职官志二:“ 雍正 二年,復置日讲起居注, 满洲 六人, 汉 十有二人。 乾隆 元年,增 满 员二人。”
《国语辞典》:巴图鲁坎肩(巴图鲁坎肩)  拼音:bā tú lǔ kǎn jiān
巴图鲁,勇敢、勇士,译自满洲语。巴图鲁坎肩指一种很多钮扣的背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又束好带子,穿上一件巴图鲁坎肩儿。」
《国语辞典》:氅衣儿(氅衣儿)  拼音:chǎng yī ér
清时满洲妇女所穿的礼服,略似长褂。
《国语辞典》:沙其马(沙其马)  拼音:shā qi mǎ
北平一种满洲点心。将细面条油炸,并以蜜及奶油黏合,再切成长方条块,味道甜美。也译作「萨其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