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343,分9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仙游
游宦
游观
嬉游
卧游
西游
客游
游蜂
游踪
东游
子游
游心
游侠
天游
游龙
《國語辭典》:仙游(仙遊)  拼音:xiān yóu
1.外出求仙访道。唐。李白 感兴诗六首之四:「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2.称人死亡。《儒林外史》第八回:「原来便是尊翁,怪道面貌相似,却如何这般称呼?难道已仙游了么?」
3.县名。位于福建省东部,木兰溪北岸。
《國語辭典》:游宦  拼音:yóu huàn
在外做官。《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也作「游宦」。
《國語辭典》:游观(遊觀)  拼音:yóu guān
游玩观览。《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太子宫幸近,可壹往游观,不足以为劳。」《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偃息匍匐乎诗书之门,游观乎道德之域。」
《國語辭典》:嬉游(嬉遊)  拼音:xī yóu
1.嬉戏游乐。
2.往来交游。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
《國語辭典》:卧游(臥遊)  拼音:wò yóu
不能亲身去旅游,单从绘画、游记、图片等资料中去想像。如:「订阅本旅游杂志,让你卧游天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那山人蓝田叔也来皈依,替我画了四壁蓬瀛。这荒山之上,既可读书,又可卧游,从此飞升尸解,亦不算懵懂神仙矣。」
《骈字类编》:西游
魏晋 阮籍 咏怀 其七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南北朝 何逊 与沈助教同宿湓口夜别诗 我为浔阳客,戒旦乃西游。
唐 储光羲 杂诗二首 其一 西游昆崙墟,可与世人违。
唐 李频 长安夜怀 匹马西游日,从吴又转荆。
唐 许浑 送惟素上人归新安 宁忆西游客,劳劳歌路难。
唐 崔道融 秋夕 自怜三十未西游,傍水寻山过却秋。
唐 马戴 荅太原从军杨员外送别 西游还献赋,应许托平生。
唐 刘沧 送友人游蜀 北去西游春未半,蜀山云雪入诗情。
唐 韦庄 题吉涧卢拾遗庄 主人西游去不归,满溪春雨长春薇。
《國語辭典》:客游(客遊)  拼音:kè yóu
游历外地。《文选。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客游汴京,途中遇一壮士,名唤卢彊。」也作「客游」。
《漢語大詞典》:游蜂(遊蜂)
飞来飞去的蜜蜂。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宋 梅尧臣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之二:“不为游蜂挠,即为狂蝶过。”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捧心》:“怕看窗外游蜂,簷前飞絮,想时候清明初过。”
指飞舞游动的蜜蜂。 唐 沈佺期 《芳树》诗:“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堂后白牡丹》:“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明 陈献章 《赛兰花开》诗之二:“曲栏砌下少人窥,戏蝶游蜂忽满枝。” 清 魏源 《寻梅》诗之三:“月下非梨影,游蜂且息机。”
《國語辭典》:游踪(遊蹤)  拼音:yóu zōng
出游的行踪。如:「海天游踪」、「游踪万里」。
《骈字类编》:东游(东游)
唐 杜甫 严氏溪放歌行 东游西还力实倦,从此将身更何许。
唐 刘长卿 送皇甫曾赴上都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
唐 鲍溶 玉清坛 西信无因得,东游奈乐何。
唐 胡曾 咏史诗 高阳 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
分类:东游
《国语辞典》:子游  拼音:zǐ yóu
孔子弟子。言偃的字。参见「言偃」条。
《漢語大詞典》:游心(遊心)
(1).潜心;留心。庄子·骈拇:“駢於辩者,纍瓦结绳窜句,游心於坚白同异之閒,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 杨 墨 是已。”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 休 少以好学,游心典謨,既综七经,又精羣纬。”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臣虽至愚,亦知陛下游心经术,动法 尧 舜 。” 明 唐顺之 《答顾东桥少宰书》:“及屏居山林,自幸尚有餘日,将以游心六籍,究贤圣之述作,鉴古今之沿革,以进其识而淑诸身。”
(2).浮想骋思。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絃,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於用笔,意在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他一向游心于理想的境界,对于 钱先生 的话不免生疏,因生疏而不免诧怪。”
(3).游惰之心。 唐 白居易 《息游堕策》:“方今人多游心,地有遗力,守本业者,浮而不固;逐末作者,荡而忘归。”
留心;心神倾注在某一方面。庄子·德充符:“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梁书·韦叡传:“每虚室独坐,游心坟素。”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翘首昭代之蹟,游心官书之府。”
《國語辭典》:游侠(游俠)  拼音:yóu xiá
好交游、重义气、能救困扶危的人。《汉书。卷八。宣帝纪》:「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三国演义》第三八回:「颇通书史,有气力,好游侠;尝招合亡命,纵横于江湖之中。」
《漢語大詞典》:天游(天遊)
亦作“ 天游 ”。
(1).谓放任自然。庄子·外物:“胞有重閬,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豀;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 郭象 注:“游,不係也。” 成玄英 疏:“虚空,故自然之道游其中。” 金 宇文虚中 《滕惇礼斋心阁》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华》第四篇。” 清 金农 《樊口》诗:“尘祛持隐诀,松卧恣天游。”
(2).指帝王的游幸活动。 北齐 袁奭 《从驾游山》诗:“天游响仙蹕,春望动神衷。” 唐 沈佺期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天游戒东首,怀昔驻龙轩。” 唐 储光羲 《述华清宫》诗之三:“羣方趋顺动,百辟随天游。”
(3).谓在天空遨游。 明 刘基 《吊祖豫州赋》:“大鹏天游兮,燕雀谓女奚为?” 郭沫若 《恢复》诗:“当我的病是在危笃的时候,我曾希望过有把犀利的匕首,或者是一管灵巧的手枪,那我的灵魂也曾早赋天游。”
《國語辭典》:游龙(游龍)  拼音:yóu lóng
1.比喻众多壮盛。《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2.植物名。蓼科蓼属,一年生大草本。高一至三尺,密布白色绒毛。叶互生,具长柄,阔卵形,长十至二十公分。穗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花红色或白色。瘦果扁圆形,广布亚洲、欧洲亚热带至温带,多生水边、湿地。也称为「马蓼」、「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