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偷渡  拼音:tōu dù
非法出境或入境。如:「为了防止偷渡事件日渐增加,政府已大力加强查缉工作。」
《漢語大詞典》:杨子渡(楊子渡)
古津渡名。在今 江苏省 邗江 南有 杨子桥 ,古时在 长江 北岸,由此南渡 京口 ,为 江 滨要津。今距 江 已远,仅通运河。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一:“﹝ 唐许浑 ﹞《寄卢郎中》《赠闲师》皆以 庾 楼对 萧 寺。见於其他篇咏,以杨柳对蒹葭,以 杨子渡 对 越王臺 者甚多。”
《骈字类编》:村渡
钱珝 江行无题诗 江雨正霏微,江村晚渡稀。
《国语辞典》:渡过(渡过)  拼音:dù guò
通过、经过。如:「他今年在儿女和亲戚朋友的围绕下,渡过了一个温馨、快乐的九十大寿。」也作「度过」。
分类:渡过
《骈字类编》:烟渡(烟渡)
宋 陆游 小阁纳凉 纵输烟渡横孤艇,也胜京尘暗九衢。
《漢語大詞典》:寒渡
寒天的渡口;寒冷的渡口。 唐 贾岛 《送周判官元范赴越》诗:“城上秋山生菊早,驛西寒渡落潮迟。” 唐 栖白 《边思》诗:“乱雁鸣寒渡,飞沙入废楼。”
《漢語大詞典》:渡客
乘船渡江河的人。《人民日报》1957.3.8:“人们在 珠江 河畔行走的时候,可以看到排列得整整齐齐的船艇在等待渡客。”
《骈字类编》:五渡
水经注颍水又东五渡水注之其水东流南阳城西右流萦委溯者五涉故亦谓之五渡水 明一统志五渡水在河南府登封县南二十五里悠 范云酌修仁水诗三枫何习习五渡何悠
《骈字类编》:雁渡(雁渡)
南北朝 吴均 寿阳还与亲故别诗 雁渡章华国,叶乱洞庭天。
宋 林景熙 答柴主簿二首 其二 几唤江帆和雁渡,长歌岩户见云归。
《漢語大詞典》:鹊渡(鵲渡)
由鹊搭成的渡桥。 清 蒲松龄 《陈淑卿小像题辞》:“倥偬搭面,送神女於 巫山 ;仓猝催妆,迎天孙於鹊渡。”参见“ 鹊桥 ”。
分類:渡桥
《國語辭典》:鹊桥(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为了让织女渡过天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会飞聚起来,搭成跨越天河的桥道,称为「鹊桥」。后世则以鹊桥比喻夫妻、情人久别团聚的机缘。宋。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骈字类编》:下渡
唐 白居易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骈字类编》:八渡
水经注自蜀西渡邛莋其至险有弄栋八渡之难杨毋阁路之阻 丽权八渡崖诗咫尺苍崖溪八渡等闻藜杖我频游
《國語辭典》:普渡  拼音:pǔ dù
1.佛教、道教上指广行佛法,以救众生。如:「普渡众生」。明。汪廷讷《狮吼记》第四出:「飞锡入红尘,谁识根因。金绳觉路去来身,日把慈航浮法海,普渡迷人。」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一○五。佛》:「盖能普渡众生,乃佛菩萨之行;若修斋供佛,则沙门之职也。」也作「普度」。
2.民俗称于中元节举行的盂兰盆会。如:「中元普渡」。也作「普度」。
《國語辭典》:普度  拼音:pǔ dù
1.广施法力以度化众生。《三洞奉道科戒》卷六:「道以斋为先,勤行登金阙。故设大法桥,普度诸人物。」《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观经正宗分散善义》:「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也作「普渡」。
2.广行剃度。《宋史。卷二七六。列传。孔承恭》:「尝劝上不杀人,又请征战地修寺及普度僧尼,人多言其迂阔云。」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真宗乾兴元年》:「先朝普度天下僧道,尝令三司使林特总其事。」
3.佛教徒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民间施放水灯的民俗。参见「放水灯」条。也作「普渡」。
《骈字类编》:九渡
宋史河渠志流出复潴曰哈刺海东出曰赤宾河合忽阑也里术二河东北流为九渡河其水犹清骑可涉也译元史河源附录又一二日岐为八九股名也孙斡论 言九渡 水经注义阳郡以南阳属县为名有九渡水注之水出鸡翅山溪涧潆委沿溯九渡又又澧水又东九渡水注之水南出九渡山山下有溪以九渡为名山兽咸饮此水而径越他津皆不饮之
《骈字类编》:冰渡
唐 卢纶 关口逢徐迈 关城夜有雪,冰渡晓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