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体(十體)
(1).指十种文体。 唐 陆龟蒙 《再酬袭美先辈见和读襄阳耆旧传之作》诗:“吾祖仗才力,革车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场麾……十体免负赘,百家咸起痿。” 明 杨慎 《文赋列十体》:“分文之十体,各以四字尽之,可谓妙矣。”
(2).指书法的十体。 唐 张怀瓘 所分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见所著书断·列传
(3).指书法的十体。 唐 唐元度 所分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垂针、垂露、鸟书、连珠。见宣和书谱·唐元度
(4).指十种诗体。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时,将自己所作诗分编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五言七言两体、律讽、悼亡、艳诗今古两体,共成十体。见所作《叙诗寄乐天书》
(5).指十种诗体。 五代 齐己 分诗作为高古、清奇、远近、双分、背非、虚无、是非、清洁、覆妆、阖门十体。见所著风骚旨格·诗有十体
《國語辭典》:整洁(整潔)  拼音:zhěng jié
乾净而井然有序。如:「整洁的市容,需要靠每一位市民的悉心维护。」《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傢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國語辭典》:洁癖(潔癖)  拼音:jié pǐ
过度爱好清洁的习性。《明史。卷二九八。隐逸传。倪瓒传》:「为人有洁癖,盥濯不离手。」
《國語辭典》:内务(內務)  拼音:nèi wù
1.国内的政治事务。《公羊传。隐公二年》汉。何休。解诂:「凡书会者,恶其虚内务,恃外好也。」
2.宫廷内的事务。《南史。卷七○。循吏传。序》:「及登庸作宰,留心吏职。而王略外举,未遑内务。」
3.集体生活中室内的日常事务。如叠棉被、打扫地板等。
《國語辭典》:污水(汙水)  拼音:wū shuǐ
不清洁的水。包括雨水、化粪池流出的污水、厨房污水、盥洗室及浴室污水、洗涤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等。
《國語辭典》:污水(汙水)  拼音:yú shuǐ
河川名。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流经污城东北注入漳水。《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污水之上,大破之。」
《漢語大詞典》:鋗人
古代宫中担任洒扫清洁的人。史记·楚世家:“ 灵王 於是独徬徨山中,野人莫敢入王,王行遇其故鋗人。”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鋗人,今之中涓也。”参见“ 涓人 ”。
《國語辭典》:涓人  拼音:juān rén
古代掌管宫中清洁洒扫事宜的人。《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涓人畴。」《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
《漢語大詞典》:絜齐(絜齊)
整齐。易·说卦:“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宣和 殿阁亭沼,絜齐清虚雅素若此。”
同“ 絜粢 ”。齐,同“ 粢 ”。祭祀用的清洁谷物。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絜齐酒食,以供祖宗,是谓继祭祀也。” 李贤 注:“絜,清也,谓食也。左传曰‘絜粢丰盛’也。”
《漢語大詞典》:静洁(静潔)
亦作“静絜”。
(1).清明。史记·五帝本纪:“ 舜 曰:‘嗟! 伯夷 ,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惟静絜。’” 张守节 正义:“静,清也。絜,明也。”按,书·舜典作“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孔 传:“言早夜敬思其职,典礼施政,教使正直而清明。”
(2).干净清洁。《淮南子·本经训》:“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以示民知俭节。”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牲肥酒香,罇爵静洁。”
《漢語大詞典》:洁馨(潔馨)
清洁而芳香。 宋 戴复古 《僮约》:“衣裳脱著勤收管,饮食烹炰贵洁馨。”
分類:清洁芳香
《漢語大詞典》:饰羔(飾羔)
谓刷拭祭祀所用的小羊使之清洁。周礼·夏官·羊人:“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 孙诒让 正义:“饰即拭也。”
分類:祭祀清洁
《漢語大詞典》:洁纯(潔純)
清洁而纯净。艺文类聚卷三九引 汉 马融 《东巡颂》:“萧香肆升,青烟冒云;珪璋峩峩,牺牲洁纯。”
分類:清洁纯净
《漢語大詞典》:净头
1.谓出家人剃去头发。
2.佛教僧职。寺院中管清洁工作的职事僧。
《漢語大詞典》:絜粢
谓谷物清洁。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杨伯峻 注:“絜,同洁。此言为穀则洁清,在器则丰满。”
分類:谷物清洁
《漢語大詞典》:清羞
清洁美好的食品。 明沈鲸《双珠记·术士玄谋》:“明旦有七僧来诵。扫门庭,可敬崇。祇备清羞庶品,洁诚修供。”
《国语辞典》:换药(换药)  拼音:huàn yào
在伤口消毒、涂抹新药,以维护伤口清洁,持续药效,促进伤口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