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9—1250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德夫,号泉谷。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为历知南安县,入任枢密院编修官,与起居郎方大琮、编修刘克庄、正字王迈同时遭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颂之。知建昌军,宽赋敛、抑豪强、黜黠吏,革除秋苗斛面勒索。淳祐三年,迁太府少卿兼右司,屡有建言。进华文阁待制致仕。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
全宋诗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一),字德夫,号泉谷樵友,丰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调南安军学教授。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为福建安抚使干办。绍定六年(一二三三)知南安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行在诸司审计司干办。二年,知建昌军。四年,召除右司郎官,出为江东转运判官,历浙东、浙西提刑、知宁国府。淳祐五年(一二四五)除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说书。六年,出知平江府。七年,除国子监祭酒,寻兼侍讲、权给事中。九年致仕,十一年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等,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徐鉴据家乘辑为《清正存稿》六卷。事见本集附录年谱,《宋史》卷四二四有传。 徐鹿卿诗,以明万历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及胡思敬校(简称胡校)等。
全宋文·卷七六六七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字德夫,号泉谷,隆兴府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南安军军学教授,历知尤溪、南安二县,召为枢密院编修官,出知建昌军。复入为度支郎官兼右司,忤时相,主管云台观。起为江东运判,淳祐元年除浙东提刑兼提举常平,知泉、赣二州。三年,以右司召,擢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说书。逾年,兼权吏部侍郎。以疾丐祠,迁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召权兵部侍郎,改权礼部,兼侍讲,迁礼部侍郎。累疏告老,进华文阁待制致仕。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盐楮议政稿》、《历官对越集》、《徐清正公词》(存),手编《汉唐文类》、《文苑菁华》。见《宋史》卷四二四本传,《宋宗伯徐清正公年谱》(《清正存稿》附)。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三
沈清正,字默夫,号一诚,江南华亭人。有《鸥亭诗稿》。
《漢語大詞典》:清疆
(1).清正刚强。疆,通“ 彊 ”。 明 归有光 《乞休申文》:“ 归安 李知县 ,其人清疆忤俗。”《明诗纪事丙籤·李应祯》引 明 文震孟 《姑苏名贤小记》:“﹝ 范菴公 ﹞清疆果毅,侃侃终始。”
(2).清理疆土。明史·贵州土司传·贵阳:“於是清疆之议,累年不决。”
《漢語大詞典》:清毅
清正刚毅。新唐书·鲁王灵夔传:“前后刺史多凟利,唯 道坚 以清毅闻。”新唐书·宋璟传:“政清毅,吏下无敢犯者。”
分類:清正刚毅
《漢語大詞典》:清允
(1).犹精当。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摛鋭藻以立言,辞炳蔚而清允者,文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周乎众碑,莫非清允。”
(2).谓清正而处事允当。世说新语·识鉴“ 卫玠 年五岁” 刘孝标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 瓘 字 伯玉 , 河 东 安邑 人,少以明识清允称。”
《漢語大詞典》:清克(清剋)
清正刻己。剋,通“ 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西门豹 为 鄴 令,清剋洁慤,秋毫之端无私利也。”
分類:清正
《國語辭典》:谳谳(讞讞)  拼音:yàn yàn
正直的样子。宋。石介〈庆历圣德颂〉:「惟脩惟靖,立朝谳谳。」
分類:清正
《国语辞典》:清谈高论(清谈高论)  拼音:qīng tán gāo lùn
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实的言论。《后汉书。卷七十。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也作「高谭清论」。
《漢語大詞典》:清絜
(1).清正廉洁。汉书·尹翁归传:“ 翁归 为政虽任刑,其在公卿之閒,清絜自守,语不及私。”后汉书·侯霸传:“惟 霸 积善清絜。”梁书·良吏传·孙谦:“﹝ 孙谦 ﹞既至, 高祖 嘉其清絜,甚礼异焉。”
(2).流畅简练。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听雨轩杂记:“文笔清絜,敍事亦鲜俚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