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公廉
公正清廉。史记·酷吏列传:“ 都 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七年:“ 湛 性公廉,与僕射 徐湛之 并为主上所宠信,时称 江 徐 。” 明 方孝孺 《送河南佥事汤侯序》:“国朝承 有元 用 夷 变 夏 之后……未几,才能之士充溢,四海居弼赞之任,则著慎密忠敏之绩,列纠正之位,则有明肃公廉之声。”
《國語辭典》:悬鱼(懸魚)  拼音:xuán yú
1.上钩的鱼。《抱朴子。外篇。广譬》:「悬鱼惑于芳饵,槛虎死于笼狐。」
2.汉太守羊续,有人送他生鱼,他将鱼挂在中庭,下次再送时即指悬挂的鱼,以杜绝再度送礼。见《后汉书。卷三一。羊续传》。后即以悬鱼比喻清白廉洁。宋。徐积 和路朝奉新居诗一五首之六:「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3.所佩带的金银鱼符、鱼袋。《辽史。卷四九。礼志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绫袍,绛带,悬鱼。」
4.传统建筑的装饰物,常由匠师以泥塑、交趾陶或剪黏的作品,加在山尖或山花的顶端,因其图形原以鱼为主,故称为「悬鱼」。
《漢語大詞典》:清简(清簡)
(1).清廉俭约。后汉书·赵咨传:“ 咨 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 唐 白居易 《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貽燕之训。” 清 王龙文 《冷闷》诗:“纷华从老去,清简自贫来。”
(2).清正不苛细。陈书·王励传:“ 励 为政清简,吏民便安之。” 宋 范仲淹 《乞召还王洙及就迁职任事札子》:“清简和恕,吏民乐康。”明史·邝埜传:“﹝ 鄺埜 ﹞在 陕 久,刑政清简。”
(3).简约。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板隶》:“由是案牘清简,囹圄空虚。”
(4).清新简练。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气韵闲旷,言词清简。” 明 袁宏道 《哭刘尚书晋川》诗:“百八串珠不离手,言谈清简风颼颼。”
《國語辭典》:廉能  拼音:lián néng
清廉有才能。如:「他是一位公正廉能的好官,深受人民爱戴。」《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苏章》:「二苏劲烈,羊、贾廉能。」
《漢語大詞典》:廉善
清廉而政绩优异。《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郑玄 注:“听,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弊,断也。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善,善其事有辞誉也。”按,廉善……廉辨之‘廉’均应作‘察’字解,义为考察、查访。见 清 黄生 《义府·廉》。然旧训沿用已久,不可废。 唐 元稹 《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或扈从於艰难之际,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资,用优阶秩。”
《國語辭典》:廉让(廉讓)  拼音:lián ràng
廉价出让。如:「吉屋廉让」。
《漢語大詞典》:廉泉让水(廉泉讓水)
二水名。兼喻风俗醇美的地方。 廉泉 ,又名 廉水 ,源出 陕西 南郑县 ,流入 汉水 ; 让水 ,又名 逊水 ,在 陕西 褒城县 (今 勉县 )。南史·胡谐之传:“﹝ 范柏年 ﹞见 宋 明帝 ,帝言次及 广州 贪泉 ,因问 柏年 :‘卿州復有此水不?’答曰:‘ 梁州 唯有 文川 、 武乡 、 廉泉 、 让水 。’又问:‘卿宅在何处?’曰:‘臣所居 廉 让 之间。’帝嗟其善答。”
《漢語大詞典》:清约(清約)
(1).清廉节俭。后汉书·祭肜传:“ 肜 在 辽东 几三十年,衣无兼副。 显宗 既嘉其功,又美 肜 清约。”世说新语·赏誉“亦名士之高操者” 刘孝标 注引《故之别传》:“ 胡之 治身清约,以风操自居。” 宋 陆游 《朝奉大夫直秘阁张公墓志铭》:“比右史奉公丧归,至无屋可庐,其清约如此。”
(2).清静自守。东观汉记·马廖传:“ 马廖 少习《易经》,清约沉静。”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 伏氏 世以经学清约,相承东州,号曰 伏不鬭 。”世说新语·德行“泊清溪渚”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镇 清约寡欲,所在有异绩。”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公为人谨畏清约,与人交淡然,久而后知其篤也。”
(3).指政事清明简约。后汉书·张敏传:“﹝ 敏 ﹞清约不烦,用刑平正,有理能名。”晋书·忠义传·王育:“﹝ 王浑 ﹞为政清约,宿盗逃奔他郡。”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法忌烦苛,治贵清约。”
(4).简要;精要。 宋 曾巩 《〈鲍溶诗集目录〉序》:“ 溶 诗尤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亦近世之能言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 司马昭 集 羊祜 、 杜预 等名儒重臣十四人,删改《魏律》,去其苛秽,存其清约,订定新律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馀字。”
《漢語大詞典》:廉介
清廉耿介。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故人多爱之而不敬也”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 輅 ﹞常谓:‘忠孝信义,人之根本,不可不厚;廉介细直,士之浮饰,不足为务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 质 性本卞急,好面折人过,然以廉介自居,未尝营生事,四方馈献皆不纳。”明史·马谨传:“ 谨 性廉介, 杨士奇 尝称为‘冰霜铁石’。”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 墨翟 之仁, 庄周 之高, 陈仲子 之廉介,自 汉 以后,可復得乎?”
分類:清廉耿介
《國語辭典》:清慎  拼音:qīng shèn
清廉谨慎。唐。皮日休〈元鲁山〉诗:「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明史。卷二九三。忠义传五。许永禧传》:「为人孤鲠,以清慎得名。」
《漢語大詞典》:清俭(清儉)
清廉俭朴。后汉书·蔡茂传:“﹝ 茂 ﹞代 戴涉 为司徒,在职清俭匪懈。” 唐 朱庆余 《送璧州刘使君》诗:“知君素清俭,料得却来贫。”明史·暴昭传:“﹝ 暴昭 ﹞耿介有峻节,布衣麻履,以清俭知名。”
《漢語大詞典》:廉节(廉節)
(1).清廉有节操。荀子·君道:“贪利者退,而廉节者起。”
(2).指清廉的节操。史记·儒林列传:“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其好学。”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 太宗 尝论前宰相,以 质 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为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山 左 汪灝 ,以侍读督学 山 右,屏絶竿牘,廉节著闻。”
《漢語大詞典》:癯儒
隐居山泽的瘦弱清廉的学士。 宋 陆游 《戏作》:“归卧元知作饿夫,宦游依旧是癯儒。”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戒其子曰:‘……仕必由平进,学必依癯儒。’” 元 房皞 《哭杨叔能》诗:“风尘末路尤多难,山泽癯儒只合贫。”
《國語辭典》:廉直  拼音:lián zhí
廉洁正直。《汉书。卷八八。儒林传。严彭祖》:「以高第入为左冯翊,迁太子太傅,廉直不事权贵。」《三国演义》第七三回:「赵累为人忠诚廉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
《國語辭典》:廉明  拼音:lián míng
清廉明察。《宋史。卷三二一。列传。丰稷》:「丰稷字相之,明州鄞人。登第,为谷城令,以廉明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专一奉劝世上廉明长者,一草一木都是上天生命,何况祖宗赤子?」
《国语辞典》:举孝廉(举孝廉)  拼音:jǔ xiào lián
汉朝的一种取士制度。指地方官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清廉方正的人出来做官。《三国演义》第一回:「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
《國語辭典》:湜湜  拼音:shí shí
水清澈见底的样子。《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