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鱼漂(魚漂)  拼音:yú piāo
垂钓时拴在钓鱼线上的浮物。主要作用是让鱼钩悬在一个固定水深的位置不致沉底。当鱼儿啄食饵物,鱼漂下沉,就表示有鱼儿上钩。如:「鱼漂一沉,钓友们忙喊:『收线!』」也称为「漂儿」、「浮子」。
《漢語大詞典》:以锥刺地(以錐刺地)
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语本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成玄英 疏:“用锥指地,寧测地之浅深?”《韩诗外传》卷十:“﹝中庶子﹞又曰:‘…… 踰跗 之为医也,搦脑髓,爪荒莫,吹区九窍,定脑脱,死者復生。子之方岂能若是乎?’ 扁鹊 曰:‘不能。’中庶子曰:‘苟如子之方,譬如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大,所见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按, 扁鹊 事亦见于 汉 刘向 说苑·辨物
《漢語大詞典》:以指测河(以指測河)
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漢語大詞典》:探水竿
佛家喻指探测道行深浅之法。 明 李贽 《答周柳塘书》:“夫祖师于四方学者初入门时,未辩深浅,顾以片言单词,或棒或喝试之,所谓探水竿也。”
《漢語大詞典》:铁脚木鹅(鐵脚木鵝)
古代测水深浅的工具。 唐 颜师古 《隋遗录》上:“大桥未就,别命云屯将军 麻叔谋 濬 黄河 入 汴 隄,使胜巨舰。 叔谋 衔命,甚酷,以铁脚木鹅试彼浅深。鹅止,谓濬河之夫不忠,队伍死水下。” 唐 无名氏 《开河记》:“上言水浅河窄,行舟甚难。上以问 虞世基 。曰:‘请为铁脚木鹅,长一丈二尺,上流放下。故木鹅住,即是浅。’”
《国语辞典》:测铅(测铅)  拼音:cè qiān
把铅系在绳端,航海时掷于海中,以测深浅,称为「测铅」。
《国语辞典》:同类色(同类色)  拼音:tóng lèi sè
色相、性质相同,但明度有深浅之分的颜色。如深红与浅红便属同类色。
《国语辞典》:水深器  拼音:shuǐ shēn qì
船中测海深浅并考查海底物质的器具。简单的仅用细绳系铅锤,投入水中。
《國語辭典》:不知深浅(不知深淺)  拼音:bù zhī shēn qiǎn
不知道水的深浅,比喻言行不知轻重,没有分寸。《西游记》第七四回:「那老者笑道:『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紧哩!』」《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里头万一有一半句不知深浅的话,还得姐姐原谅妹子个糊涂,耽待妹子的年小。」
《國語辭典》:深厉浅揭(深厲淺揭)  拼音:shēn lì qiǎn qì
厉,踩著石头过河;揭,提起衣服涉水。「深厉浅揭」指根据水的深浅采取适当方式渡河。语本《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后比喻行事随机应变。《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于支离,而习其孤技邪?」
《國語辭典》:升堂入室  拼音:shēng táng rù shì
语本《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比喻学问或技艺循序渐进,达到高深的境界。《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娱心黄老,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也作「登堂入室」、「入室升堂」。
《漢語大詞典》:三兽渡河(三獸渡河)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 恒河 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恒河 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唐 李邕 《大相国碑》:“若天若人,或贤或达,虽万牙出地,而三兽渡河,使不闻者闻,未悟者悟,岂虚也哉!”亦省作“ 三兽渡 ”。 清 陈先贞 《戊申生日示两儿》诗:“漫怜三兽渡,闲作五禽嬉。”
《漢語大詞典》:筋膜
人体皮下结缔组织的一种,有深浅之别。浅者结缔疏松,多包于肌腱外;深者结缔致密,常包被肌肉、腺体、脏器或血管神经束。中医学认为它是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或肝风内动均能引起筋膜病变。《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