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洗荡(洗盪)  拼音:xǐ dàng
1.去除。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2.扫荡。《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虑乖圣朝洗荡关东、扫清逆乱之意也,倘蜀人复扰,岂不贻陛下之忧?」
《國語辭典》:刮摩  拼音:guā mó
1.摩琢器物,使之平滑。《周礼。冬官考工记》:「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
2.涤除、除去。唐。韩愈〈曹成王碑〉:「痛刮摩豪习,委己于学。」
3.切磋、研讨。《元史。卷一九○。儒学传二。吴师道传》:「乃幡然有志于为己之学,刮摩淬砺,日长月益。」
《漢語大詞典》:陶洗
革除;涤除。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评汇七:“惟 杜老 有勘酌,此等语不肯轻下,然如‘何日霑微禄,归山买薄田’等,亦未能陶洗浄尽,为有识者所微窥云。”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陈正字 陶洗 六朝 铅华都尽,托寄 大阮 ,微加断裁,而天韵不及,律体时时入古,亦是矫枉之过。”
分類:革除涤除
《漢語大詞典》:荡汰(蕩汰)
(1).冲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夏若仰垄,匪直盪汰不生,兼与草薉俱出。”
(2).喻蒙受(恩泽)。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即日被曹宣命,元统内外五刑以下,浩泽盪汰,臣亦预焉。”
涤除。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陶冶庶类,匠成翘秀;荡汰积埃,革邪反正。”
《漢語大詞典》:静虑(静慮)
(1).涤除一切杂念。太平广记卷十九引 唐 卢□ 《逸史·李林甫》:“相公安神静虑,万想俱遣。”云笈七籤卷三二:“但当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禅的意义是澄心静虑,坐禅入定,绝灭一切妄念,专心求解脱。”
(2).静心思考。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幸多暇日,自求诸己,研精静虑,贞观厥美。”宋史·苏轼传:“平居静虑,亦尝有忧於此乎!”
(3).佛教语。犹禅定。谓坐禅时住心于一境,冥想妙理。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二八:“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
《漢語大詞典》:戒香
佛教谓戒律能涤除尘世的污浊,故以“香”喻。亦指所燃之香。 南朝 齐 张公礼 《龙藏寺碑》:“戒香恒馥,法轮常转。” 唐 司空图 《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确化募雕刻律疏》:“启祕藏而演毗尼,熏戒香以消烦恼。” 明 屠隆 《昙花记·郊行卜佛》:“远望玉毫光,礼慈容,拈戒香,良人汗漫游禽尚,何曾裹粮,萧条布裳。”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曾染戒香消俗念,莫又多情。”
《漢語大詞典》:清荡(清蕩)
(1).平静;安定。后汉书·和帝纪:“役不再籍,万里清荡。”周书·于谨传:“ 谨 愿禀大王之威略,驰往喻之,必不劳兵甲,可致清荡。”南史·蔡廓传:“今米甚丰贱,而人情更安,以此算之,清荡可必。”
(2).涤除,平定。世说新语·德行“ 桓公 北征” 刘孝标 注引《桓温别传》:“ 桓 亲勤羣卒,建旗致讨,清荡 伊 洛 ,展敬园陵。”《隋书·东夷传·高丽》:“歷代逋寇,一朝清荡,遐邇乂安,人神胥悦。” 前蜀 杜光庭 《青城令莫庭乂为副使修本命周天醮词》:“或指踪貔武,清荡边陲;或恢復城池,削平疆土。” 宋 苏辙 《喜雪呈李公择》诗:“氛埃一清荡,疫癘解缠缚。”
《漢語大詞典》:湔拂
(1).清洗、涤除。《南齐书·王融传》:“湔拂尘蒙,霑饰光价,拔足草庐,厕身朝序。”
(2).犹浸染。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但花艷并秀,非天时清美不宜;又标韵孤特,若 三閭大夫 、 首阳 二子,寧槁山泽,终不肯頫首屏气,受世俗湔沸。”
《漢語大詞典》:涤秽(滌穢)
涤除污秽。多比喻清除谬误、邪恶。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涤秽紫宫,徵帝 太原 。” 唐 皇甫澈 《赋四相诗·中书令锺绍京》:“青宫閶闔启,涤秽氛沴灭。” 明 陈烈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后序》:“涤秽湔羶,復还三代之华,何其伟歟!”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二章:“所有自古之崇山、盘栈、絶漠、横沙,头痛、身热之区,风灾、鬼难之地,深箐、密林之域,毒蛇、猛兽之所盘据,毛人、生番之所栖宿,莫不夷险,平难,除莽,涤秽,犂巢,扫穴,奔魑,走魅,成为都会,邑居相望。”参见“ 涤瑕盪秽 ”。
《國語辭典》:涤瑕荡秽(滌瑕蕩穢)  拼音:dí xiá dàng huì
洗除污秽。比喻去除人的过失。《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形神寂漠,耳目弗营,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也作「涤秽荡瑕」、「涤瑕荡垢」。
《漢語大詞典》:荡思(蕩思)
(1).涤除愁思。 三国 魏 曹植 《朔风》诗:“絃歌荡思,谁与消忧?” 晋 张华 《归田赋》:“扬素波以濯足,泝清澜以荡思。”
(2).邪念。 明 袁宏道 《舟中偶成》诗之二:“听水无荡思,爱山无热颜。”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盖童謡之中,虽间有俚词,而决无荡思也。”
《國語辭典》:湔濯  拼音:jiān zhuó
洗濯、洗雪。多指平反冤屈。南朝陈。徐陵与顾记室书〉:「服矜遗老,曲赐湔濯。」《明史。卷三○八。奸臣传。马士英传》:「周延儒内召,大铖辇金钱要之维扬,求湔濯。」也作「湔洒」。
《漢語大詞典》:静音
谓戒声色之娱。管子·内业:“彼道之情,恶音与声;修心静音,道乃可得。”一说,音当作“意”。涤除一切尘俗之念。见 郭沫若 等《管子集校》引 猪饲彦博 语。
《國語辭典》:洗拂  拼音:xǐ fú
1.去除耻辱。多指受人提拔,以脱离卑贱的地位。唐。李白 鞠歌行:「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2.设宴欢迎远方来人。《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单说张员外到家,亲邻都来远接,与员外洗拂。」
《漢語大詞典》:漱浣
亦作“ 漱浣 ”。亦作“潄澣”。亦作“潄浣”。 洗涤;涤除。礼记·内则:“将御者,齐潄澣。”礼记·内则:“子生三月之末,潄澣、夙齐,见於内寝。”《公羊传·庄公三十一年》:“何以书?讥。何讥尔?临民之所潄浣也。” 何休 注:“无垢加功曰潄,去垢曰浣。” 徐彦 疏:“解云谓但用手矣,既无垢而加功者,盖亦少有,但无多垢,故谓之无,非全无也。又取其斗潄耳。若以里语曰‘斗潄’也,注‘去垢曰浣’者,盖用足物,是以旧説云‘用足曰浣’是也。” 章炳麟 《丹橘》诗之五:“天道无远,谗天既丧,何以漱浣,其痍其壮。”
《漢語大詞典》:除涤(除滌)
涤除,清除。 前蜀 杜光庭 《大王本命醮葛仙化词》:“俯颁鸿福,俾臣罪瑕除涤,寿禄增延。”
分類:涤除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