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7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审问
知风
音响
远信
闻问
吹风
灵通
报捷
噩耗
听声
警报
哗然
小样
通情
听信
《國語辭典》:审问(審問)  拼音:shěn wèn
1.法官或警察机关审理案件时,对与案情有关的当事人作详细的查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休宁县李知县提一干人犯到官,当堂审问时,你推我,我推你。」《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那官落下轿子,要将他审问,夜役喝著叫他跪。」也作「审讯」。
2.详细查问。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元来我嫂嫂门前等,他是个妇女人家,无烛从来不夜行,我出门去审问个分明。」
《國語辭典》:知风(知風)  拼音:zhī fēng
知道情形、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晓得是儿子知风,老大没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银百两。」
《國語辭典》:音响(音響)  拼音:yīn xiǎng
1.声音及回响。《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2.无线电收音机、电唱机等发音收音设备的总称。
3.一种表演艺术的创作手法。参见「音响效果」条。
《漢語大詞典》:远信(遠信)
远方的书信、消息。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解怪还家晚,长将远信呈。” 宋 苏轼 《和丙辰岁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穫》:“跨海得远信,冰盘鸣玉哀。” 明 冯梦龙 《洒雪堂·兰房话别》:“纔得旧愁平,新来险梦增,听堂前远信堪惊,怕唤人归嫌杜宇。”
《國語辭典》:闻问(聞問)  拼音:wén wèn
通音信。《新唐书。卷一三八。李抱玉传》:「帝苍卒狩奉天,闻问,诸将皆哭。」
《國語辭典》:吹风(吹風)  拼音:chuī fēng
1.身体被风吹到。如:「在风口吹风,小心著凉了!」
2.用吹风机烘乾头发。如:「理发师正忙著帮客人吹风。」
3.透露或传递消息。《邻女语》第八回:「沈道台又到街头巷尾,找寻都统的书役,一路吹风送信,要他们回来当差。」
《國語辭典》:灵通(靈通)  拼音:líng tōng
1.精神上的感应相通。《西游记》第一回:「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2.快速丰富。如:「他的消息特别灵通,是班上的包打听。」
3.巧妙便利。如:「这玩意儿看来不起眼,用起来倒挺灵通的。」
4.机灵、伶俐。《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只是他心地虽然灵通,性情却欠淳静,才略略有些知觉,便要搭驳先生。」
5.灵活。清。袁枚《子不语。卷二一。抬轿郎君》:「自言两肩负重,则筋骨灵通,眠食俱善。」
《國語辭典》:报捷(報捷)  拼音:bào jié
报告胜利的消息。唐。贾岛〈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诗:「移军刁斗逐,报捷剑门开。」《三国演义》第五回:「孙坚引兵回至梁东屯住,使人于袁绍处报捷,就于袁术处催粮。」
《國語辭典》:噩耗  拼音:è hào
坏消息。常用以指亲友的死亡。如:「噩耗传来,闻者莫不悲痛不已。」也作「恶耗」、「噩音」。
分類:消息
《漢語大詞典》:听声(聽聲)
(1).听察声音。 汉 马融 《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
(2).医者听察病人的声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越 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张守节 正义引《素问》:“好哭者肺病,好歌者脾病,好妄言者心病,好呻吟者肾病,好叫呼者肝病也。”
(3).古代相术的一种。太平广记卷二二四引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复本:“ 开成 中,有 龙復本 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
(4).探听消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八:“ 老初 的大嗓子叫道:‘报告团长,跟前有坏蛋听声。好抓不好抓?’” 刘绍棠 《两草一心》:“夜深沉,保卫人员昂首阔步,四下巡逻;管教人员蹑手蹑脚,悄悄蹲在窗根下,扯着耳朵听声。”
《國語辭典》:警报(警報)  拼音:jǐng bào
对可能或即将来临的危急事件所作的警戒报讯。如:「台风警报」、「空袭警报」。也称为「警信」。
《國語辭典》:哗然(譁然)  拼音:huá rán
人多声音嘈杂的样子。唐。柳宗元 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國語辭典》:小样(小樣)  拼音:xiǎo yàng
1.气度小,不气派。《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金银你只管受用,终不然我又来取讨,日后再没相会的时节了?我陈商不是恁般小样的人。」
2.小作为。《水浒传》第七三回:「你原正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3.报纸的一条新闻或一篇文章的校样,用以区别于大样。
《國語辭典》:大样(大樣)  拼音:dà yàng
1.大方、慷慨。《斩鬼传》第五回:「丢谎鬼有那百两嫖成毛球的笑话儿,只两个姐儿见他二人出手大样,枕头上就百般奉承。」
2.骄傲,目中无人。《红楼梦》第七七回:「况且又深恨他们素日大样,如今那里有工夫听他的话。」
3.报纸整个版面的清样。
4.工程上的细部图。
《國語辭典》:通情  拼音:tōng qíng
1.互通消息。《大宋宣和遗事。利集》:「某在囚中,防固甚密,何由与彼通情?」《水浒传》第四○回:「戴宗由他拷讯,只不肯招和梁山泊通情。」
2.互通情意。《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列传。乌桓》:「其嫁娶则先略女通情,或半岁百日,然后送牛马羊畜,以为娉币。」《六部成语注解。刑部》:「和奸:男女通情和好而成奸也。」
《國語辭典》:听信(聽信)  拼音:tīng xìn
1.听从相信。《汉书。卷三五。吴王刘濞传》:「今者主上任用邪臣,听信谗贼。」《西游记》第一○回:「过耳之言,不可听信。」
2.等候信息。如:「你安心听信吧!若有消息,我一定会告诉你。」也称为「听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