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露电(露電)  拼音:lù diàn
露水和电光,均转瞬即逝。比喻人生的短促。宋。陆游 感事诗:「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广弘明集。卷二八下。南朝陈。文帝。无碍会舍身忏文》:「又以世相泡影有为露电。爱河奔迅欲海飞腾。」
《漢語大詞典》:破睡
睡醒;使睡意消失。 宋 苏轼 《寄蕲簟与蒲传正》诗:“雾帐银牀初破睡,牙籤玉局坐弹碁。” 清 唐孙华 《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三:“日携一卷书,瀟洒送炎燠。忘忧代萱苏,破睡调茗粥。”
《國語辭典》:爽然  拼音:shuǎng rán
1.失意茫然的样子。《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太史公曰》:「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2.清爽的样子。唐。李白 游秋浦白笴陂诗二首之二:「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初刻拍惊奇》卷二○:「李克让看见湖山佳胜,宛然神仙境界,不觉心中爽然。」
3.豁然开悟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一一。晚霞》:「端始爽然自悟;然恐晚霞恶其非人,嘱毋勿复言。」
《國語辭典》:爽然若失  拼音:shuǎng rán ruò shī
失意茫然,不知所从。如:「原本到手的胜利又飞了,大家不觉爽然若失。」也作「爽然自失」。
《國語辭典》:度过(度過)  拼音:dù guò
通过。如:「总算度过难关!」也作「渡过」。
《國語辭典》:泯然  拼音:mǐn rán
形迹消灭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二。莲香》:「遂至腼然而生不如狐,泯然而死不如鬼。」
《漢語大詞典》:冰解
(1).冰融化为水。汉书·赵充国传:“﹝ 赵充国 遂上屯田奏曰:﹞分屯要害处,冰解漕下,缮乡亭,浚沟渠……益积畜,省大费。” 明 黄省曾 《鱼经·法》:“惟银鱼、鱠、残鱼啸子于冰,冰解三日乃生也。”
(2).比喻消失、消除。 宋 苏轼 《书·〈楞伽经〉后》:“开卷未终,夙障冰解。细视笔画,手迹宛然。”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以公之坚志励行,虚心从善……正使晚年所遇不至如余之迂駑,而得一豪杰之士,其感孚契合洒然冰解,又不知何如。”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捷悟者可以思而及,博识者不可以强而致也。至於 郑钦悦 辨 任昇 之铭,据鞍绎思,仅三十里,而千古之疑,一旦冰解,近於神矣。”
《國語辭典》:消灭(消滅)  拼音:xiāo miè
消除毁灭。《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西游记》第三二回:「一身魔发难消灭,万种灾生不易除。」
《國語辭典》:气索(氣索)  拼音:qì suǒ
1.兴味索然。晋。刘琨〈与丞相笺〉:「视此哀叹,使人气索。」
2.精神委靡,气势馁弱。《汉书。卷七七。孙宝传》:「文怪宝气索,知其有故。」《新唐书。卷一三一。宗室宰相传。李勉传》:「希烈自将攻勉,勉气索,婴守累月,援莫至。」
《國語辭典》:破灭(破滅)  拼音:pò miè
通常指希望或幻想消失不见。如:「她幻想成为大明星的美梦,已经破灭了。」
《國語辭典》:阴消(陰消)  拼音:yīn xiāo
暗中消除。如:「他们打算下毒手,把他阴消灭口。」
《國語辭典》:泯绝(泯絕)  拼音:mǐn jué
消灭殆尽。《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时之乱,生人几亡,鬼神泯绝。」《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衣冠泯绝,礼乐崩丧。」
分類:消灭消失
《漢語大詞典》:鸟逝(鳥逝)
如鸟飞逝。形容很快消失。宋书·恩倖传·徐爰:“今当使小戍制其始寇,大镇赴其入镜,一被毒手,便自吹韲鸟逝矣。”
《國語辭典》:幻灭(幻滅)  拼音:huàn miè
1.希望、梦想等因受现实的打击,如幻影般的消失。
2.佛教认为一切现象只如幻境,所以称现象的消失为「幻灭」。唐。郑颋 临刑诗:「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
《國語辭典》:复活(復活)  拼音:fù huó
1.死而复生。《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长沙有人死,经月复活。」
2.已经沉寂的事,又出现生机。如:「这件案子又败部复活。」
3.书名。俄国托尔斯泰所著。叙述一娼妇因杀人嫌疑被捕,审判官发现其为十年前所恋村女,欲救其脱罪无效,乃同流放西伯利亚,女感悟而成善妇。
《漢語大詞典》:危露
(1).将暴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劬劳晨夕,用相覘察,恐形迹危露,或致狼狈,追迫之日,姥其匿之。”
(2).即将消失的露珠。 清 钱谦益 《寄泽州张吏部四十韵》:“功名如轻尘,富贵比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