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17,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海口
跨海
海州
海屋
之海
海心
海神
海涵
海变
海树
海藏
海错
海榴
隔海
鲸海
《國語辭典》:海口  拼音:hǎi kǒu
1.内河通海的地方。亦指临海的地方。唐。方干 陆山人画水诗:「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
2.形容人的口部大而深。《诗经。大雅。生民》唐。孔颖达。正义:「若孔子之河目海口,文王之四乳龙颜之类。」
3.誇口、说大话。如:「誇下海口」。
4.城市名。位于海南岛琼山县北。参见「海口市」条。
《國語辭典》:跨海  拼音:kuà hǎi
横跨大海的两岸。如:「澎湖的跨海大桥曾初誉为东亚第一跨海大桥,是台湾的重要景点。」
分類:跨越大海
《骈字类编》:海州
元史地理志海宁州唐海州宋隶淮东路元至元十五年升为海州路总管府复改为海宁府未几降为州隶淮安路郯明一统志海州在淮安府城北二百七十里春秋时 子国地刘宋于此侨立青冀二州东魏改青冀二州为海州唐改为海宁州宋景定初置西海州元为海州至元中升海州路未几改海宁府后复为海宁州隶淮安路明仍为海州
又图绘宝鉴徐易暨弟白海州人善画鱼极得其形似
又又元史地理志台州路唐初为海州复改台州又改临海郡又为德化军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台州路总管府都又明一统志海州卫在辽东 司城南一百二十里
《漢語大詞典》:海屋
(1).传说中的海上仙屋。 唐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诗:“海屋银为栋,云车电作鞭。”
(2).见“ 海屋筹添 ”。
分類:海上上仙
《國語辭典》:海屋筹添(海屋籌添)  拼音:hǎi wū chóu tiān
祝人长寿之词。参见「海屋添筹」条。元。沈禧〈一枝花。南山颂载歌套。馀音〉:「庄庭桩老枝偏盛,海屋筹添数倍增。」
分類:长寿祝寿
《韵府拾遗 贿韵》:之海
关尹子以观沼为未足则之河之江之海
《漢語大詞典》:海心
海中。 唐 陆龟蒙 《舞曲歌辞·剑俞》:“龙魂清,虎尾白,秋照海心同一色。”
分類:海中
《國語辭典》:海神  拼音:hǎi shén
传说中掌管海洋的神。唐。李白 横江词六首之四:「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分類:海神海中
《國語辭典》:海涵  拼音:hǎi hán
说人度量大或请人宽谅的话。南朝梁。王僧孺〈为临川王让太尉表〉:「陛下海涵春育,日镜云伸。」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望乞海涵,另日竭诚吧!」
《骈字类编》:海变(海变)
唐 张九龄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分类:海变
《骈字类编》:海树(海树)
唐 岑参 送扬州王司马 海树青官舍,江云黑郡楼。
唐 李颀 送马录事赴永阳 孤城连海树,万室带山烟。
唐 贾岛 送姚杭州 人老江波钓,田侵海树耕。
唐 房千里 寄妾赵氏 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
唐 李咸用 鸡鸣曲 海树相扶乌影翘,戴红拍翠声胶胶。
唐 马戴 楚江怀古三首 其三 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
唐 贯休 送郑阁赴闽辟 武夷山夹仙霞薄,螺女潭通海树春。
元 赵孟頫 奉和帅初兄将归见简 其一 海树生秋早,江舡度越迟。
元 杨维桢 送曹生之京 海树分秦雨,江云隔楚山。
《漢語大詞典》:海藏
传说中大海龙宫的宝藏。 唐 张说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海藏安静,风识牵乐。不入度门,孰探玄要?” 唐 李德裕 《赠园明上人》诗:“ 远公 説长松下, 龙树 双经海藏中。”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驪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國語辭典》:海错(海錯)  拼音:hǎi cuò
种类错杂的海产。南朝梁。沈约 究竟慈悲论:「秋禽夏卵,比之如浮云;山毛海错,事同于腐鼠。」
分類:海味
《漢語大詞典》:海榴
即石榴。又名海石榴。因来自海外,故名。古代诗文中多指石榴花。 隋 江总 《山庭春日》诗:“岸緑开河柳,池红照海榴。” 唐 李白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 鲁 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王琦 注引太平广记:“ 新罗 多海红并海石榴。” 元 张可久 《一支花·夏景》套曲:“海榴浓喷火,萱草淡堆金。” 明 唐寅 《川拨棹》词:“碧碧草沿堦,海榴半吐绽。”
《国语辞典》:隔海  拼音:gé hǎi
隔著海洋。如:「南欧与北非隔海相望,自古经贸、文化交流频繁,往来密切。」
分类:海洋
《漢語大詞典》:鲸海(鯨海)
大海。 唐 马戴 《赠别北客》诗:“ 雁关 飞霰雪,鲸海落云涛。” 宋 杨亿 《到郡满岁自遣》诗:“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 元 姚燧 《真定新军万户张公神道碑》:“矧是万夫,一戍 燉煌 ,一残 闍波 ,鲸海是航。”
分類: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