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17,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海王
海城
海里
桂海
海子
海盐
海澨
海鲸
雪海
清海
海游
海行
海珠
苍海
法海
《漢語大詞典》:海王
凭借海的有利条件而成王业。管子·海王:“海王之国,谨正盐筴。” 尹知章 注:“言以负海之利而成王业。”
(1).海上的霸王;海上的首领。 清 魏源 《寰海》诗之九:“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裴伦 之祖 约翰 ,尝念先人为海王,因投海军为之帅。”
(2).指海上主权。 清 黄遵宪 《出军歌》:“国轨海王权尽失,无地划 禹 跡。”
《漢語大詞典》:海城
海边之城。 唐 马戴 《送皇甫协律淮南从事》诗:“ 隋 柳疏 淮 岸,汀洲接海城。” 唐 项斯 《寄流人》诗:“雾开蛮市合,船散海城孤。” 宋 陈师道 《和贾耘老春晚》:“一卧海城春又晚,不妨闲处得真机。”
分類:海边
《國語辭典》:海里  拼音:hǎi lǐ
[名]
量词。计算海面距离的单位。一海里约为一千八百五十二公尺。也称为「浬」。
《國語辭典》:桂海  拼音:guì hǎi
南海一带地区,今广东、福建等地。宋。范成大〈题湘山大施堂〉诗:「难寻桂海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
《國語辭典》:海子  拼音:hǎi zi
北方方言。指湖沼。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四。杂志一》:「中山城北园中亦有大池,遂谓之『海子』。」
《國語辭典》:飞放(飛放)  拼音:fēi fàng
驱放鹰、隼到野外打猎。《元史。卷一○一。兵志四》:「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端本堂》:「皇太子方在端本堂读书,近侍之尝以飞放者,辄臂鹰至廊庑间,喧呼驰逐,以惑乱之。」
《國語辭典》:海盐(海鹽)  拼音:hǎi yán
1.用海水煎乾或晒乾而成的盐。《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人民谣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
2.县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北,濒东海。
《漢語大詞典》:海澨
海滨。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且泛 桂水 潮,映月游海澨。” 宋 陆游 《书叹》诗:“伏櫪天涯老,吞舟海澨横。” 郑观应 《盛世危言·防边下》:“鄙人生长海澨,精识洋情。”
分類:海滨
《骈字类编》:海鲸(海鲸)
唐 李白 横江词六首 其六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唐 孟郊 喜符郎诗有天纵 海鲸始生尾,试摆蓬壶涡。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 侠客行 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唐 元稹 酬乐天春寄微之 君避海鲸惊浪里,我随巴蟒瘴烟中。
《漢語大詞典》:雪海
(1). 唐 代西北边境地名。故址在前 苏联 境内,距 伊塞克湖 不到百里。 唐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四边伐鼓 雪海 涌,三军大呼 阴山 动。” 陈铁民 等校注:“《西突厥史料》谓应指 乏驛岭 上诸小湖。”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出 安西 西北千里所,得 勃达岭 ……北三日行度 雪海 ,春夏常雨雪。”
(2).广阔深厚的积雪。 宋 陆游 《雪中登云泉上方》诗:“滃滃云堆上,茫茫雪海中。”
(3).比喻如海洋似的梅花。《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清 陈岸亭 《忆梅》诗:“相思雪海应同涨,一笛江城忍便吹。”
(4).白色海涛。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骈字类编》:清海
五代史职方考广州曰清海
《骈字类编》:海游(海游)
韩非子夫待越人之海游者以救中国之溺人越人善游矣而溺者不济矣
《國語辭典》:海行  拼音:hǎi xíng
1.天下通行。宋。赵升《朝野类要。卷四。法令》:「勒令格式,谓之海行,盖天下可行之义也。」
2.航海的通称。唐。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观〉诗:「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骈字类编》:海珠
南北朝 戴皓 月重轮行 海珠含更灭,阶蓂翳且新。
《國語辭典》:苍海(蒼海)  拼音:cāng hǎi
大海。如:「面对一望无际的苍海,顿觉心胸开阔许多。」
分類:大海
《國語辭典》:法海  拼音:fǎ hǎi
比喻佛法广大难测。南朝梁。简文帝〈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况乎慧门深邃,入之者固希;法海波澜,汎之者未易。」唐。王勃 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词源迅委,振法海之波澜;义宇宏深,接禅宫之阃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