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海底沉积物(海底沉积物)  拼音:hǎi dǐ chén jī wù
沉没堆积在海底的物质。来源可分陆源、生物源、自源及太空源四种。也称为「海洋沉积物」。
《国语辞典》:海底钻探器(海底钻探器)  拼音:hǎi dǐ zuān tàn qì
用以钻探海底,探测、抽取海底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的机器。
《国语辞典》:陆源性沉积物(陆源性沉积物)  拼音:lù yuán xìng chén jī wù
源自于陆地的海底沉积物。通常沉积于近海处,亦偶在远洋出现。河水、冰河及风为其搬运营力。
《国语辞典》:女人心海底针(女人心海底针)  拼音:nǚ rén xīn hǎi dǐ zhēn
形容女人心思善变,想法像海底针一样,令人难以捉摸,多含贬义。如:「女人心海底针,是一些男人逃避沟通的托词。」
《国语辞典》:英法海底隧道  拼音:yīng fǎ hǎi dǐ suì dào
贯穿英伦海峡,连接英法两国的海底隧道。构思远自十九世纪初,西元一九八六年一月由英法两国政府宣布开始建造,一九九三年竣工。全长五十公里,其中三十八公里经过海底。由两条主要铁路隧道及一条维生、紧急用途的小隧道组成。全部经费约三千一百亿台币,由民间集资。搭乘行经英法海底隧道的「欧洲之星」(Eurostar)火车由伦敦的滑铁卢(Waterloo)车站与Kent郡的Ashford出发,至巴黎的北站(Gard du Nord)需三小时。
《国语辞典》:洋底盆地  拼音:yáng dǐ pén dì
介于大陆边缘和中洋脊之间的广大海底部分。地形颇为复杂,可包括深海平原、深海丘陵、海洋隆起和海底山等地形。
《国语辞典》:酸矿(酸矿)  拼音:suān kuàng
泛称会排出酸性物质的矿脉。如台湾北部滨海公路水湳洞湾的海底矿脉,因富含硫化铁,氧化后产生硫酸铁,造成附近海域呈阴阳海的奇观。
《国语辞典》:海成层(海成层)  拼音:hǎi chéng céng
由堆积作用所形成的海底地层。包括浅海成层、近海成层、深海成层。
《国语辞典》:海鳃(海鳃)  拼音:hǎi sāi
动物名。腔肠动物门海鳃目。生活于深海底,体呈红色,能发出燐光。也称为「海笔」。
《国语辞典》:海凸  拼音:hǎi tú
海底凸起的地方。幅员广阔,但两侧倾斜,如百慕达海凸。
《国语辞典》:北海油矿(北海油矿)  拼音:běi hǎi yóu kuàng
荷兰、英国到挪威北海沿岸的海底油矿。估计蕴藏量高达三百亿桶,不但可供应英国国内所需,并有馀量出口。
《国语辞典》:堆积平原(堆积平原)  拼音:duī jī píng yuán
冲积平原及浅海底堆积地形,由泥、砂砾堆积而隆起的海岸平原。
《国语辞典》:大陆隆堆(大陆隆堆)  拼音:dà lù lóng duī
位于大陆斜坡与深海盆地间的海底高原。
《国语辞典》:水深器  拼音:shuǐ shēn qì
船中测海深浅并考查海底物质的器具。简单的仅用细绳系铅锤,投入水中。
《漢語大詞典》:火山岛(火山島)
由海底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成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