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0,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陈亮
钱清
寒山子
凤翅
九里松
三江口
八咏楼
桃源洞
西吴
会稽山
樟亭
句无
飞来峰
嵊县
藤纸
《国语辞典》:陈亮(陈亮)  拼音:chén liàng
人名。(西元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宋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县)人。才气超迈,喜谈兵,志存经济。孝宗、光宗二朝,迭诣阙上书,言兴复之策。卒谥文毅。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漢語大詞典》:钱清(錢清)
江名。一名 丰江 。在今 浙江省 境内。 东汉 延熹 间 会稽 太守 刘宠 ,以清廉得民,及去,父老人赍百钱送之, 宠 各选受一钱,出境,投之江,是以得名。 明 代 天顺 以后堙没。 宋 陆游 《夜归》诗:“晡时捩舵离 西兴 , 钱清 夜渡见月升。”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一·绍兴府》
《國語辭典》:寒山子  拼音:hán shān zǐ
唐代高僧寒山的字号。参见「寒山」条。
《漢語大詞典》:凤翅(鳳翅)
(1).凤凰的翅膀。形容笙管排列参差貌。 唐 罗邺 《题笙》诗:“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宋史·乐志一:“昔 轩辕氏 命 伶伦 截竹为律,后令 神瞽 协其中声,然后声应凤鸣,而管之参差亦如凤翅。”
(2).美称凤翅形的事物。如塔檐、竹木的枝叶等。 南朝 梁 庾肩吾 《咏同泰寺浮图诗》:“天衣疑拂石,凤翅欲凌空。” 唐 虞世南 《赋得临池竹应制》:“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元 刘诜 《庐陵十景·神冈晚桥》诗:“两江秋波燕尾岐,千嶂春木凤翅齐。”
(3).古代妇女额上所画凤翅形的妆饰。 唐 韩偓 《无题》诗:“鸦黄双凤翅,麝月半鱼鳞。”
(4).凤翅形的雕饰。辽史·仪卫志一:“羊车,古輦车。赤质,两壁龟文、凤翅,緋幰、络带、门帘皆绣瑞羊,画轮。”
(5).山名。在 浙江省 湖州市 。 唐 皎然 《游法华寺登凤翅山望太湖》诗:“双峰开 凤翅 ,秀出南 湖州 。”
《漢語大詞典》:九里松
地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北。 唐 刺史 袁仁敬 守 杭 时,于 行春桥 至 灵隐 、 三天竺 间植松,左右各三行,凡九里,苍翠夹道,人称 九里松 。后即以 九里松 名其地。 宋 吴说 有“九里松”题匾。见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北山胜迹
《漢語大詞典》:三江口
(1).指 江苏省 吴江县 北, 吴淞江 、 娄江 、 东江 分流处。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不知 越王 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屠我 吴国 。”
(2).指 湖南省 岳阳 北, 洞庭湖 水入 长江 处。
(3).指 湖北省 汉口 西。《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孔明 欣然从之,一同登舟,驾起帆檣,迤邐望 夏口 而进。 离三江口 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
(4).指 浙江 的 曹娥江 、 钱清江 、 浙江 三水于海口汇合处。见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四·会稽县》
(5).指 云南 、 贵州 、 广西 三省之 南盘江 、 多衣江 、 九龙河 交汇处。《诗刊》1978年第2期:“ 三江口 的过去是十分悲惨的。”他如 广东 郁水 ( 西江 )、 浈水 ( 北江 )、 浪水 ( 东江 )合流处, 广西藤江 、 绣江 、 桂江 合流处都叫 三江口 。
《漢語大詞典》:八咏楼(八詠樓)
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南隅, 婺江 北岸。 南朝 齐 太守 沈约 于 隆昌 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 宋 至道 中,郡守 冯伉 因 沈约 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 清 代所建。 唐 李白 、 崔颢 、 宋 李清照 , 清 吴伟业 等均有题咏。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漢語大詞典》:西吴
(1).古地名。国语·齐语:“西服 流沙 、 西吴 。” 韦昭 注:“ 流沙 、 西吴 , 雍州 之地。”
(2). 唐 宋 时 湖州府 的别称。在今 浙江 湖州 。 元 李存 《送始和尚之天竺》诗:“杨柳湖边天未晓,偶随孤棹落 西吴 。”
《国语辞典》:会稽山(会稽山)  拼音:guì jī shān
山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南部。主脉从仙霞岭大盆山东北分支而出,分布于曹娥、浦阳两江之间。相传禹帝东巡,于此会诸侯计功,乃名会稽。
《漢語大詞典》:樟亭
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为观潮胜地。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挥手 杭越 间, 樟亭 望潮还。”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 樟亭 风露不惯游,河桥车马当先后。”
《國語辭典》:句无(句無)  拼音:gōu wú
地名。春秋时越地,位于今浙江省诸暨县南五十里与义乌县交界处。《国语。越语上》:「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禦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分類:地名浙江
《國語辭典》:飞来峰(飛來峰)  拼音:fēi lái fēng
山峰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山东南,山石形状甚奇,山洞幽深,四通八达。洞边有许多佛像,为风景名胜。
《国语辞典》:嵊县(嵊县)  拼音:shèng xiàn
县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南,因县境内有嵊山、嵊溪,故称为「嵊县」。
《國語辭典》:藤纸(藤紙)  拼音:téng zhǐ
唐宋时,浙江一带多以古藤制纸,故称为「藤纸」。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杭州。馀杭》:「由拳山,晋隐士郭文举所居,傍有由拳村,出好藤纸。」宋。梅尧臣〈得曾巩秀才所附滁州欧阳永叔书答意〉诗:「袖御藤纸书,题字远已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