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度器  拼音:dù qì
测量长度时所用的器具。
《漢語大詞典》:步景
(1).测量日影。宋史·天文志一:“《景表议》曰:步景之法,惟定南北为难。”
(2).神马名。太平广记卷六引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东方朔 ﹞又尝东游 吉云 之地,得神马一匹,高九尺……帝曰:‘其名云何?’ 朔 曰:‘因事为名,名步景驹。’”后用以泛称好马。 明 刘基 《春兴》诗之七:“紫陌尘埃嘶步景,画船歌管列倾城。”
《漢語大詞典》:狸步(貍步)
古代大射时测量侯道的器具,长六尺。周礼·夏官·射人:“若王大射,则以貍步张三侯。” 郑玄 注:“貍,善搏者也,行则止而拟度焉,其发必获,是以量侯道法之也。侯道者,各以弓为度。九节者九十弓,七节者七十弓,五节者五十弓;弓之下,制长六尺。” 孙诒让 正义:“谓此量侯道之器,即準度野六尺之步也。”仪礼·大射:“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貍步。” 郑玄 注:“貍之伺物,每举足者,正视远近,为发必中也,是以量侯道取象焉……《考工记》曰:‘弓之下,制六尺。’则此貍步六尺明矣。”
《漢語大詞典》:称县(稱縣)
即秤。称,秤杆;县,指秤砣。测量重量的工具。荀子·君道:“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
《漢語大詞典》:规景(規景)
语本周礼·考工记·匠人:“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 郑玄 注:“日出日入之景,其端则东西正也。”本谓用规测量日影,借指衡量的标准。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制无细而不协於规景,作无微而不违於水臬。”
《漢語大詞典》:测景台(測景臺)
古时为测量日影所建的台。《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测量臺在县城内西北隅,高一丈。”
分類:测量日影
《漢語大詞典》:铜表(銅表)
铜制的圭表。古代测量日影的仪器。三辅黄图·台榭:“ 长安宫 南有灵臺,上有铜表。”隋书·天文志上:“ 梁 天监 中, 祖暅 造八尺铜表,其下与圭相连。”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 熙寧 中,予更造浑仪,并创为玉壶、浮漏、铜表,皆置天文院。”
《國語辭典》:标杆(標杆)  拼音:biāo gān
1.用作标记的杆子。如:「我们就以此为标杆,作为彼此田地的分界线。」也作「标竿」
2.目标,努力的方向。如:「她以考上高考为标杆,不断鞭策自己,努力读书!」也作「标竿」。
《漢語大詞典》:步晷
测量日影以推算时刻。《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四七》:“是以仪天步晷,而脩短可量。” 李善 注:“ 郑玄 尚书大传注曰:‘步,推也。’説文曰:‘晷,日景也。’”
《漢語大詞典》:管准(管準)
古代测量水平的器具。《淮南子·泰族训》:“人欲知高下而不能,教之用管準则説。”
《漢語大詞典》:量程
测量仪表或仪器所能测试各种参数的范围。
《国语辞典》:星盘(星盘)  拼音:xīng pán
古代用来观察天体位置和测量高度的天文仪器。
《國語辭典》:观测(觀測)  拼音:guān cè
1.观察推测。如:「观测气象」。
2.对事物的观察与测量。如:「深海观测」。《明史。卷二五。天文志一》:「南京观象台设浑天仪、简仪、圭表以窥测七政行度,而北京乃止于齐化门城上观测,未有仪象。」
《漢語大詞典》:步量
用脚步测量。《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1期:“但是当他们暗地里步量了 花园沟 的几块水地,知道真相后,才大吃一惊。”
分類:脚步测量
《漢語大詞典》:景符
测量日影的一种仪器。清史稿·天文志二:“至 元始 有简仪、仰仪、闚几、景符等器,视古加详焉。”清史稿·时宪志一:“因其景虚澹,创为景符,以取实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