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6,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浅江
浅海
浅固
浅钝
浅机
漫浅
管浅
孱浅
凑浅
浅衷
浅子
浅愚
浅浔
浅谬
浅率
《韵府拾遗 江韵》:浅江(浅江)
孟郊诗参差呻细风噞喁沸浅江
《国语辞典》:浅海(浅海)  拼音:qiǎn hǎi
指低潮线至一百噚深的海域环境,约当低潮线至棚裂的海域环境。
《漢語大詞典》:浅固(淺固)
肤浅鄙陋。 宋 宋咸 《注〈孔丛子〉序》:“然有语或浅固,弗极於道,疑后人增益,乃悉诛去。”
《漢語大詞典》:浅钝(淺鈍)
犹迟钝。《庄子·大宗师》“其天机浅” 唐 成玄英 疏:“夫耽耆诸尘而情欲深重者,其天然机神浅钝。”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朱前疑 浅钝无识,容貌极丑。”
分類:迟钝
《漢語大詞典》:浅机(淺機)
肤浅的机谋。 明 宋濂 《诸子辨·齐邱子》:“神仙家説也,非浅机小数比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阴阳农圃,浅机僻数,人所易窥。”
分類:肤浅机谋
《漢語大詞典》:漫浅(漫淺)
广而浅。宋史·河渠志五:“ 彝 等又奏:‘如 庠 言,虽於河流为顺,然其间漫浅沮洳,费工犹多。’”
《漢語大詞典》:管浅(管淺)
(1).谓所见狭隘浅陋。 宋 欧阳修 《南省试策第五道》:“猥惟檮昧之微,举皆管浅之説。”
(2).指狭隘浅陋之见。宋书·何尚之传:“伏览明命,欲改钱制,不劳採铸,其利自倍,实救弊之弘算,增货之良术,求之管浅,犹有未譬。”
《漢語大詞典》:孱浅(孱淺)
鄙陋浅薄。 唐 沈亚之 《上使主第二书》:“ 亚之 见识孱浅,无足以奉请事今。”
《漢語大詞典》:凑浅(湊淺)
犹言搁浅。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海中不畏风涛,唯惧靠阁,谓之凑浅。”
分類:搁浅
《漢語大詞典》:浅衷(淺衷)
微识,浅见。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四:“赋役之事,余特记四十年以来因革损益之大端,及予一人之浅衷薄识已耳。”
分類:浅见
《國語辭典》:浅子(淺子)  拼音:qiǎn zi
柳条编制的器具,圆形,周缘低矮。也作「浅儿」。
《漢語大詞典》:浅愚(淺愚)
浅陋无知。 汉 焦赣 《易林·比之家人》:“ 懿公 浅愚,不深受谋,无援失国,为 狄 所贼。”
分類:浅陋无知
《韵府拾遗 侵韵》:浅浔(浅浔)
侯喜冰将释赋春入寒水冰惊浅浔
《漢語大詞典》:浅谬(淺謬)
亦作“ 浅繆 ”。 谓肤浅而多谬误。 宋 苏轼 《乞不分经取士》:“臣等近奉勑权知贡举,窃见自来条贯,分经取士,既於逐经中纽定分数取人,或一经中合格者少,即取词理浅谬卷子以足其数。”宋史·钱明逸传:“文辞浅繆,岂应冒居翰院?” 清 曾国藩 《复吴南屏书》:“浅谬之见,惟希裁正。”
分類:肤浅谬误
《漢語大詞典》:浅率(淺率)
浅近率直;浅显粗率。 明 袁宏道 《答陶石篑书》:“此语浅率,大有妙义。”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 董文敏 一变其习,气韵固佳,细实处少学之者,犹浅率无足观。” 董必武 《观堕机尸影》诗:“拟不於伦嫌浅率,论须求允费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