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侧出(側出)
(1).旁出。后汉书·马融传:“神泉侧出, 丹水 涅池 。”
(2).指行为异于流俗,被视为不正。 清 戴名世 《庆历文读本序》:“余孤行侧出,为世所弃。”
(3).谓妾婢所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 河 北鄙於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魏书·杨大眼传:“少有胆气,跳走如飞,然侧出,不为其宗亲顾待,颇有飢寒之切。”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男一人, 昇 ;女三人,皆侧出。”
分類:旁出流俗
《國語辭典》:流议(流議)  拼音:liú yì
1.官员、士人的意见。《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寡人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
2.世俗的言论。《文选。颜延之。五君咏诗五首之二》:「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3.自由谈论。唐。白居易〈策林四。七十纳谏〉:「工商得以流议,士庶得以传言。」
《國語辭典》:乡愿(鄉愿)  拼音:xiāng yuàn
外貌忠厚老实,讨人喜欢,实际上却不能明辨是非的人。「愿」文献异文作「原」。《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明。史鉴《西村集。卷五。与叶黄门廷缙书》:「士大夫之或仕或处者灾否不同,其乡愿之徒多欲掠美市恩于里。」
《漢語大詞典》:乡原(鄉原)
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原,同“ 愿 ”。谨厚貌。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者也。’”一本作“ 愿 ”。 朱熹 集注:“乡者,鄙俗之意。原,与‘愿’同……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毁人者失其直,誉人者失其实,近於乡原之人哉?”参见“ 乡愿 ”。
犹乡土。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俗殊。” 唐 元稹 《赛神》诗:“邑吏齐进説,幸勿祸乡原。”
《漢語大詞典》:波靡
波及,扩散。 梁启超 《暴动与外国干涉》:“其暴动所波靡之面积百倍於彼。” 黄远庸 《铸党论》:“今者党之问题,可谓波靡全国矣。”
分類:波及扩散
《漢語大詞典》:下调(下調)
(1).低沉的乐调。 唐 王勃 《送白七序》:“中情易感,下调多愁。” 唐 刘允济 《咏琴》诗:“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2).指流俗的乐调。 唐 张氲 《醉吟》诗之二:“下调无人睬,高心又被瞋。”
《漢語大詞典》:痴腹(癡腹)
自我调侃语。谓腹中无才,不从流俗。 宋 苏轼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并寄诸子侄》:“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 宋 陆游 《思故山》诗:“从渠贵人食万钱, 放翁 痴腹常便便。”
《漢語大詞典》:介僻
犹狷介。耿介孤僻,不随流俗。 唐 罗隐 谗书·答贺兰友书:“而受性介僻,不能方圆。”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及 常袞 为相,虽贿赂不行,而介僻自专,升降多失其人。” 宋 叶适 《宝谟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御史遂以介僻劾公罢。”
《漢語大詞典》:痴癖(癡癖)
谓愚拙而不随流俗。 宋 范浚 《效卢仝体》诗:“一生痴癖门长扃,两耳不闻鶗鴂声。”
《漢語大詞典》:市井人
(1).指商贾。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 宋 陆游 《村居书事》诗:“修身世世诗书业,营利明明市井人。”
(2).指城市中流俗之人。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 吕东莱 闻之,笑曰:‘此只如市井人嘆喜之词。’”
《漢語大詞典》:介独(介獨)
孤傲清高,不随流俗。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师厚别后寄》:“闭门不出将谁亲,自持介独轻货珍。”
《漢語大詞典》:奡兀
(1).孤傲不羁。 清 黄宗羲 《〈空林禅师诗〉序》:“﹝ 空林 ﹞通折时风,唯与二三寂子奡兀空山。” 清 王士禛 《古懽录·邵潜》:“ 邵潜 字 潜夫 , 南通州 人,移家 如皋 ,性奡兀寡合。”
(2).形容文词格调不同流俗。 清 黄宗羲 《〈陆鉁俟诗〉序》:“ 文虎 之诗,奡兀耸荡,时见斧凿。”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三十:“奡兀天成古所无, 涪翁 奇气得来孤。”
《漢語大詞典》:刚特(剛特)
谓刚正而不随流俗。 宋 叶适 《孙永叔墓志铭》:“君刚特博达,精力过絶夷等。”
《漢語大詞典》:涉俗
(1).处理世俗事务。宋书·彭城王义康传:“ 南阳 刘斌 , 湛 之宗也,有涉俗才用,为 义康 所知。”
(2).涉及流俗;不典雅。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玩思诗书,无出伦之异见;游心翰墨,多涉俗之尘言。”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辩中》:“ 武后 问 狄仁杰 曰:‘朕要一好汉任吏,有乎?’ 仁杰 乃荐 张柬之 。《通鑑》改‘好汉’为‘佳士’,《新史》復作‘奇士’。‘好汉’字诚为涉俗,然‘佳士’不足以当之,矧曰‘奇’乎?”
《漢語大詞典》:狎俗
迎合流俗。 晋 王该 《日烛》:“存形者不足与论神,狎俗者未可与言道。” 南朝 宋 周朗 《报羊希书》:“若乃闕奇谋深智之术,无悦主狎俗之能,亦不可復稍为卿説。”
《漢語大詞典》:孤雊
独鸣。比喻特立独行,不随流俗。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遭脣舌之纷罗,独陵晨而孤雊。彼憸人之浮言,虽百车其何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