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洪大  拼音:hóng dà
1.极大。如:「他洪大的声音,如雷贯耳。」
2.声韵学上指偏后的低元音。如a。
分類:洪大
《國語辭典》:宽洪大量(寬洪大量)  拼音:kuān hóng dà liàng
待人宽厚,度量很大。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原来那相公宽洪大量,他著我抬起头来。」《红楼梦》第六九回:「奶奶宽洪大量,我却眼里揉不下沙子去。」也作「宽宏大量」。
《國語辭典》:宽宏大量(寬宏大量)  拼音:kuān hóng dà liàng
度量宽大。《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说你大爷宽宏大量,不像他们刻薄。」也作「宽洪大度」、「宽洪大量」、「宽洪海量」。
《國語辭典》:宽洪大度(寬洪大度)  拼音:kuān hóng dà dù
待人宽厚,度量很大。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洪大度,何所不容。」《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幸是吾主宽洪大度,不即面责。」也作「宽宏大量」。
《漢語大詞典》:宽宏大度(寬宏大度)
亦作“ 宽洪大度 ”。同“ 宽宏大量 ”。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洪大度,何所不容,便唤几个来唱与俺听,学士休听便了。”《三国演义》第七五回:“ 翻 説 吴侯 宽洪大度,礼贤下士; 士仁 大喜,即同 虞翻 賫印綬来 荆州 投降。” 老舍 《且说屋里》:“他清清楚楚地承认自己的宽宏大度,也清清楚楚地承认自己的嫉妒与褊狭。”
《漢語大詞典》:厖鸿(厖鴻)
(1).洪大;广大。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湛恩厖鸿,易丰也。” 李善 注:“厖、鸿,皆大也。言湛恩广大,易可丰厚也。”一本作“ 厖洪 ”。 唐 刘禹锡 《汴州郑门新亭记》:“人人驛其声而吟之,始乎諓諓而成乎厖鸿。”
(2).高大。
(3).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含浑然广大之意。文选·张衡〈思玄赋〉:“踰厖鸿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旧注:“厖鸿宕冥,皆天之高气也。”参见“ 厖澒 ”。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表象之应,以显天戒,明王事焉” 刘昭 注引 汉 张衡 《灵宪》:“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为厖鸿,盖乃道之干也。”
《漢語大詞典》:厖洪
洪大;广大。汉书·司马相如传:“湛恩厖洪,易丰也。” 颜师古 注:“厖、洪,皆大也。” 前蜀 杜光庭 《众修南斗醮词》:“伏愿流光下烛,玄鉴俯临,察丹切之心,降厖洪之福。”
分類:洪大广大
《漢語大詞典》:浩宕
犹洪大。
分類:洪大
《國語辭典》:赫赫  拼音:hè hè
1.显盛的样子。《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2.炎旱。《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國語辭典》:广大(廣大)  拼音:guǎng dà
1.宽广而大,指面积、空间而言。《礼记。中庸》:「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三光高而不可得亲,海广大无限界,故其乐同。」
2.范围、内容的广泛与博大。《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夫书记广大,衣被事体,笔劄杂名,古今多品。」
3.气度、胸襟的宽宏与开阔。《礼记。乐记》:「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宋。王安石〈上执政书〉:「怜其亲之欲而养之尽其性,以完朝廷宽裕广大之政。」
4.扩张、扩大。汉。晁错 言守边备塞务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其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
《漢語大詞典》:崆峒
(1).山名。在今 甘肃 平凉市 西。相传是 黄帝 问道于 广成子 之所。也称 空同 、 空桐 。庄子·在宥:“ 黄帝 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 广成子 在於 空同 之上,故往见之。”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西至于 空桐 ,登 鷄头 。” 南朝 梁 沈约 《为武帝与谢朏敕》:“ 羲轩 邈矣,古今事殊,不获总驾 崆峒 ,依风问道。”后亦以指仙山。 唐 曹唐 《仙都即景》诗:“旌节暗迎归碧落,笙歌遥听隔 崆峒 。” 宋 沈遘 《真宗皇帝忌日醮文》:“ 真宗皇帝 伏愿登御 崆峒 ,从游汗漫,锡羡上灵之福,延洪后嗣之休。”一说 黄帝 问道于 广成子 之山。在今 河南 临汝县 西南。 唐 舒元舆 《桥山怀古》诗:“ 襄城 迷路问童子,帝乡归去无人留。 崆峒 求道失遗迹, 荆山 铸鼎餘荒丘。”参阅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八·汝州
(2).山名。在 山西 临汾市 南。山海经·海内东经:“ 温水 出 崆峒 。 崆峒山 在 临汾 南。”
(3).山名。在 江西 赣县 南。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三:“ 崆峒 对耸, 章 贡 交流。”
(4).古人认为北极星居天之中,斗极之下是 空桐 ( 崆峒 ); 洛阳 据地之中,故以 崆峒 代指 洛阳 。 唐 李贺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诗:“明朝下元復西道, 崆峒 叙别长如天。”
kōng dòng
(1).山高峻貌。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声幽咽,山势崆峒。”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 李子 别上国, 南山 崆峒春。”
(2).山洞;洞窟。 唐 王化清 《游石室新记》:“ 高要郡 北十五里有石室,诡恠万状,崆峒其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蹬倚絶壁,壁石皆崆峒,木根穿隙缘窍。”
(3).宽敞空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从门隙内窥,洞甚崆峒,而路无由入。”
(4).形容声音洪大。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山下有水穴东北向,潴水甚满,而内声崆峒。”
《國語辭典》:阗阗(闐闐)  拼音:tián tián
本形容车马队伍声势浩大。《诗经。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旅阗阗。」《文选。左思。蜀都赋》:「车马雷骇,轰轰阗阗。」亦可比喻为盛大的样子。唐。薛逢〈上白相公启〉:「飞龙在天,云雨阗阗。」
《漢語大詞典》:洪私
洪大的恩私。 宋 范仲淹 《谢依所乞依旧知邓州表》:“伏蒙皇帝陛下,曲軫洪私,特回中旨。”
分類:洪大
《漢語大詞典》:横大
谓声音洪大。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而鐘,音之器也……小者不窕,大者不槬,则和於物” 晋 杜预 注:“槬,横大不入。”
分類:声音洪大
《國語辭典》:宽宏(寬宏)  拼音:kuān hóng
心胸开阔,度量很大。如:「心地宽宏」。也作「宽弘」、「宽洪」。
《國語辭典》:吼声(吼聲)  拼音:hǒu shēng
音量洪大的呼喊声。如:「高山深处,不时传来猛兽的吼声。」
《漢語大詞典》:趪趪
(1).武猛貌。文选·张衡〈西京赋〉:“洪鐘万钧,猛虡趪趪。” 李善 注:“周礼曰:鳧氏写兽之形,大声有力者,以为鐘虡。” 高步瀛 义疏:“ 胡绍煐 曰:‘趪’与‘僙’通……又与‘獷’通。后汉书·光武纪注‘猛’或作‘獷’。獷,猛貌也,武猛义同。是趪趪为武猛貌。”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亚相烈烈,尹京趪趪。” 清 朱实发 《前溪新乐府·除漕蠹》:“漕中有蠹神趪趪,躯干蘁立性强梁。” 清 吴省钦 严长明 《觉生寺大钟联句》:“趪趪笋簴横,帖帖蒲牢伏。”
(2).洪大,洪亮。 清 沈德潜 《觉生寺大钟歌》:“妄凭佛力消黑业,趪趪声彻天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