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洋字
西洋人
东洋人
油洋
印度洋
英洋
洋装
洋庄
洋芋
洋油
洋银
洋相
洋羡
洋文
洋头
《漢語大詞典》:洋字
外国文字。《恨海》第七回:“那洋人便在衣袋里取出洋纸、铅笔,画了许多洋字,交给 伯和 。”
《国语辞典》:西洋人  拼音:xī yáng rén
泛称欧美各国的人民。
《国语辞典》:东洋人(东洋人)  拼音:dōng yáng rén
特指日本人。
分类:日本人
《韵府拾遗 阳韵》:油洋
薛季宣诗鯈鯈之鱼泳油洋
《國語辭典》:印度洋  拼音:yìn dù yáng
Indian Ocean
世界五大洋之一。介于亚洲、澳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当印度之南,面积次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约七千三百四十万平方公里。
《漢語大詞典》:英洋
即鹰洋。旧时来自 墨西哥 的一种银元。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尝考 中国 洋钱多来自 墨西哥 ……以钱面作鹰文,故曰‘鹰洋’,又以 英 人贩运居多,亦曰‘英洋’。”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那名医﹞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國語辭典》:洋装(洋裝)  拼音:yáng zhuāng
1.西式的女子服饰。清。刘声木《苌楚斋随笔。卷九。时髦三克主义》:「宣统辛亥以前,服西装者甚少,即有之,亦以中下等人为多,中人以上者不屑为之。九、十月乱炽之时,举国若狂,竞以服洋装为时髦。」
2.西式的书籍装订法。其装订线藏于封皮内。《清稗类钞。讥讽类。洋钱非我国物》:「有留学生某投刺请谒,以其名片乃洋式,恶之,辞不见。翌日,某赠以洋装《五经汇解》一册,大怒,掷池中。」
《漢語大詞典》:洋装书(洋裝書)
旧指西式装订的书籍,装订线放在书皮里面。区别于线装书。 老舍 《四世同堂》五:“我的老二就是个不爱线装书,也不爱洋装书的人。”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四:“木版线装书和硬面的洋装书间隔地插在一起。”
《漢語大詞典》:洋庄(洋莊)
亦作“ 洋装 ”。 旧式前膛洋炮。因式样与土炮不同,故称。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两阵交锋……杀死鬼兵六七百人,得其洋枪二千餘条,得其大砲十餘条,得洋庄一百餘口。” 清 张德坚 贼情汇纂卷五:“大礮改称洋装。”
《漢語大詞典》:洋庄(洋莊)
亦作“ 洋装 ”。 旧式前膛洋炮。因式样与土炮不同,故称。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两阵交锋……杀死鬼兵六七百人,得其洋枪二千餘条,得其大砲十餘条,得洋庄一百餘口。” 清 张德坚 贼情汇纂卷五:“大礮改称洋装。”
《國語辭典》:洋芋  拼音:yáng yù
马铃薯的别名。参见「马铃薯」条。
《國語辭典》:洋油  拼音:yáng yóu
煤油。
《國語辭典》:洋银(洋銀)  拼音:yáng yín
为铜五十、镍二十五、锌二十五的合金。色白而不生锈,多用以制造装饰品或器具,由德国人发明。也称为「德国银」、「洋白铜」。
分類:洋钱
《國語辭典》:洋钱(洋錢)  拼音:yáng qián
银币的俗称。因式样是由国外传入中国,故称为「洋钱」。《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把十六块洋钱拿出来,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
《國語辭典》:洋相  拼音:yáng xiàng
比喻丑态或可笑的模样。如:「我昨天在路上跌了一跤,真是出尽洋相。」
《國語辭典》:出洋相  拼音:chū yáng xiàng
出丑、闹笑话。如:「他好表现,却不自量力,结果出洋相、栽跟头。」
分類:出丑
《漢語大詞典》:洋羡(洋羨)
丰富有馀。 唐 张说 《故洛阳尉马府君碑》:“且有后命,为 河西 营田判官,物土穡人,藁穀洋羡。”羡,一本作“ 羡 ”。
分類:丰富富有
《國語辭典》:洋文  拼音:yáng wén
俗称外国语文。《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怀里取出小白纸的名片,上面尽是洋文。毓生一字也不认得,红了脸不好问。」
《漢語大詞典》:洋头(洋頭)
(1).方言。田间。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三出:“小二,去洋头看,怕有人来偷鸡。” 钱南扬 校注:“当作‘垟’。 温州 方言田间叫‘垟’,至今犹然。”
(2).指西式发型。 冯德英 《苦菜花》第九章:“那 马排长 被绑着押在门旁,洋头乱七八糟,像个丧家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