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7,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洋钉
洋痘
洋缎
洋防
洋粉
洋蚨
洋橄榄
洋镐
洋沟
洋地黄
洋八股
洋霉
洋奶
洋洋洒洒
洋洋盈耳
《漢語大詞典》:洋钉(洋釘)
钉子的俗称。 方之 《杨妇道》:“ 落帽风 却说:‘不用,不用!’并不起身,像被根头号洋钉钉住似的。”
分類:钉子
《漢語大詞典》:洋痘
指用牛痘苗种痘。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第三样就是所谓‘牛痘’了,因为这方法来自西洋,所以先前叫‘洋痘’。”
分類:种痘
《國語辭典》:洋缎(洋緞)  拼音:yáng duàn
一种棉织品。表面光滑如缎子。主要用来做帽沿条或服装衬里。
《漢語大詞典》:洋防
海防。 清 严如熤 《〈洋防辑要〉序》:“他如水战之临机决胜,出洋之风信潮候,船筏帆櫓临敌之火器弓弩,皆洋防之要,以次辑焉。”
分類:海防
《國語辭典》:洋粉  拼音:yáng fěn
由石花菜或同属的红藻类中所提炼出来的一种凝胶状多糖类。能溶于热水。可供制造果冻、羊羹等甜点,或于实验室中作为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也称为「琼脂」、「洋菜」。参见「洋菜」条。
《國語辭典》:琼脂(瓊脂)  拼音:qióng zhī
一种由石花菜科植物或红藻类所提炼出来的凝胶状多糖类。能溶于热水。可用于制造果冻等甜点,实验室中亦作为微生物的培养基。也称为「洋粉」、「洋菜」。参见「洋菜」条。
《漢語大詞典》:洋蚨
即洋钱。古时称钱为“青蚨”。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四:“因以随行铜雀瓦砚易之,不允,增洋蚨四枚而后可。” 袁庙祝鮀 《辛亥革命征信录》:“开枪时,有汉人从城门窥探,中弹身死者,革命军即予以洋蚨四元,令其亲属领埋。”参见“ 洋钱 ”。
分類:洋钱称钱
《國語辭典》:洋钱(洋錢)  拼音:yáng qián
银币的俗称。因式样是由国外传入中国,故称为「洋钱」。《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把十六块洋钱拿出来,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
《国语辞典》:洋橄榄(洋橄榄)  拼音:yáng gǎn lǎn
植物名。木犀科齐墩果属,「齐墩果」或「油橄榄」之俗称。参见「齐墩果」条。
分类:植物木犀
《漢語大詞典》:洋镐(洋鎬)
鹤嘴镐的俗称。一种挖掘土石的工具。
《國語辭典》:洋沟(洋溝)  拼音:yáng gōu
露天的排水沟。《金瓶梅》第四六回:「随他明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沟里,就是棺材。」也称为「羊沟」。
《國語辭典》:洋地黄(洋地黃)  拼音:yáng dì huáng
玄参科「毛地黄」的别名。参见「毛地黄」条。
《漢語大詞典》:洋八股
比喻以新形式出现的空洞死板的文章、讲演等。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至于散文,实在为难……也因为议论不容易发,如果顾忌太多,做起来就变成‘洋八股’了。”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晚近新诗出,改革仅形式。其中洋八股,列位更末次。”参见“ 八股 ”。
《國語辭典》:八股  拼音:bā gǔ
1.明、清科举时所规定的文章格式。参见「八股文」条。
2.讽刺言行比较刻板、不知变通。如:「八股的作风」、「八股的教条」。
《漢語大詞典》:洋霉(洋黴)
见“ 洋霉疮 ”。
《漢語大詞典》:洋霉疮(洋黴瘡)
杨梅疮。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证篇:“癘即大麻风及洋霉疮,均以治胃为急。”亦省称“ 洋霉 ”。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人身图说〉后:“杨梅疮者, 宋 竇汉卿 《疮疡全书》名医类案谓之霉疮。据此书,洋有之,应曰洋霉。”参见“ 杨梅疮 ”。
《漢語大詞典》:洋奶
漾奶。婴儿吃奶后吐出。《金瓶梅词话》第三二回:“灌了他些药儿,那孩儿方纔得稳睡,不洋奶了。”参见“ 漾奶 ”。
分類:婴儿
《國語辭典》:漾奶  拼音:yàng nǎi
婴儿因吸过多的奶而将奶吐出,称为「漾奶」。
《國語辭典》:洋洋洒洒(洋洋灑灑)  拼音:yáng yáng sǎ sǎ
言论或文章长篇大论。如:「他写起文章来,动辄洋洋洒洒好几万字。」也作「洋洋纚纚」。
《分类字锦》:洋洋盈耳
论语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集解郑曰洋洋盈耳听而美之又陆机文赋音泠泠而盈耳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