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泰 → 夳泰”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054,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泰伯让
泰和汤
泰阶(又作:泰阶平)
泰阶上宰(又作:泰阶星)
泰山妇人哭
泰山小
泰畤
同泰寺
颜范
词典
泰山
泰阶
交泰
泰华
泰岱
否泰
典故
泰伯让

相关人物
太伯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佰、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例句

让高泰伯开基日,贤见延陵复命时。 罗隐 姑苏台

典故

《说郛》卷七十三
宋。邵雍《无名公传》:喜饮酒,尝命之曰泰和汤。
典故 
泰阶平

参考典故
三台


《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中宫〉~293~
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又曰三台为天阶,太一蹑以上下。一曰泰阶。上阶,上星为天子,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士,下星为庶人:所以和阴阳而理万物也。君臣和集,如其常度,有变则占其人。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列传〉~285~
夫殷作九韨之宫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不胜大愿,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汉·劭应注:「《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上阶上星为男主,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元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

例句

小臣叨备位,歌咏泰阶前。 郑谷 入阁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

典故
泰阶上宰
 
泰阶星


《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中宫〉~293~
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又曰三台为天阶,太一蹑以上下。一曰泰阶。上阶,上星为天子,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士,下星为庶人:所以和阴阳而理万物也。君臣和集,如其常度,有变则占其人。
典故
泰山妇人哭


《礼记·檀弓下》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例句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李贺 猛虎行

典故
泰山小


《庄子集释》卷一下〈内篇·齐物论〉~79~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例句

独佩一壶游,秋毫泰山小。 杜牧 独酌

典故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470~
太史公、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坛以明应。令太祝领,秋及腊閒祠。三岁天子一郊见。」
典故
相关人物
萧衍(梁武帝)


《南史》卷七《梁本纪·武帝纪下》
「初,帝创同泰寺,至是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三月辛未,幸寺舍身。甲戌还宫,大赦,改元大通,以符寺及门名。」

例句

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典故
相关人物
范泰
 
颜延之(字延年)


《昭明文选》卷二十五卷南朝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唐·李善注引沈约《宋书》曰:「元嘉三年,徐羡之等诛,徵颜延之为中书侍郎。范中书,盖谓范泰也。」

例句

明日中书见颜范,始应通籍入金门。 李群玉 送于少监自广州还紫逻

此时颜范贵,十步旧连行。 杨凝 和直禁省

《國語辭典》:泰山  拼音:tài shān
1.山名。起于山东省胶州湾西南,横亘省境中部,尽于运河东岸。主峰在泰安县北,为五岳中的东岳。也称为「岱山」、「岱宗」、「岱岳」、「顶上」、「太山」、「泰岱」。
2.岳父的别称。语出宋。无名氏《释常谈。卷上。泰山》:「玄宗见镒官位腾跳,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优人黄幡绰奏曰:『此乃泰山之力也。』因此以丈人为泰山。」
《國語辭典》:泰阶(泰階)  拼音:tài jiē
三台的别称,即上台、中台、下台,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阶级一样,三阶平,象徵天下太平。《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不胜大愿,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参见「三台」条。
《國語辭典》:交泰  拼音:jiāo tài
语本《易经。泰卦。象曰》:「天地交,泰。」指天地之气融和贯通,万物生生不息。汉。王符《潜夫论。班禄》:「是以天地交泰,阴阳和平。」《文选。左思。魏都赋》:「乾坤交泰而絪缊,嘉祥徽显而豫作。」
《漢語大詞典》:泰华(泰華)
(1). 泰山 与 华山 的并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夏桀 之居,左 河 济 ,右 泰 华 ,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 汤 放之。” 宋 辛弃疾 《临江仙·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词:“有心雄 泰 华 ,无意巧玲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斯真 泰 华 两峯,同标峻絶矣。”
(2).即 华山 。 明 杨基 《送魏万之安西》诗:“云散岳莲开 泰 华 ,月寒郊树隐 新丰 。”
分類:泰山华山
《漢語大詞典》:泰岱
即 泰山 。 泰山 又名 岱宗 ,故称。 清 侯方域 《贾生传》:“﹝ 贾生 ﹞走 泰岱 ,观日出处,述《山灵》《地势》二篇。” 胡怀琛 《哀青岛》诗:“鬱鬱 泰岱 青,沉沉夕照殷。”亦比喻敬仰的人。 郭沫若 《归国杂吟》之一:“托身期 泰岱 ,翘首望 尧 天。” 陈毅 《开国小言》诗:“元首耀北辰,元戎雄 泰岱 。”参见“ 泰山 ”。
《國語辭典》:泰山  拼音:tài shān
1.山名。起于山东省胶州湾西南,横亘省境中部,尽于运河东岸。主峰在泰安县北,为五岳中的东岳。也称为「岱山」、「岱宗」、「岱岳」、「顶上」、「太山」、「泰岱」。
2.岳父的别称。语出宋。无名氏《释常谈。卷上。泰山》:「玄宗见镒官位腾跳,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优人黄幡绰奏曰:『此乃泰山之力也。』因此以丈人为泰山。」
《國語辭典》:否泰  拼音:pǐ tài
否,《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不交,表恶运;泰,《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交泰,表好运。「否泰」比喻命运的好坏。晋。潘岳〈西征赋〉:「岂地势之安危,信人事之否泰。」晋。刘琨〈劝进表〉:「昏明迭用,否泰相济。」
《漢語大詞典》:泰和汤(泰和湯)
指酒。 宋 辛弃疾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词:“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参见“ 太和汤 ”。
分類:
《漢語大詞典》:太和汤(太和湯)
(1).即酒。 宋 邵雍 《无名公传》:“生喜饮酒,尝命之曰‘大和汤’。” 宋 邵雍 《林下五吟》诗之一:“安乐窝深初起后,太和汤釅半醺时。”
(2).谓沸水。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二·热汤
分類:沸水
《漢語大詞典》:泰畤
古代天子祭天神之处。史记·孝武本纪:“神灵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坛以明应。” 唐 杨炯 《酅国公墓志铭》:“郊上玄,定泰畤,金绳玉匣,日观登封;左箇西偏,明堂布政。”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明王敦大报,泰畤礼神君。”
《漢語大詞典》:同泰寺
寺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为 南朝 梁 所建, 梁武帝 曾数度舍身于此。南史·梁纪中:“癸巳,幸 同泰寺 ,设四部无遮大会。” 唐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之五:“何须 同泰寺 ,然后始为奴。” 清 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萧条 同泰寺 ,南枕山之阳。” 清 赵翼 《梁制观世音像歌》:“ 同泰寺 中频捨身,帝王有价可钱赎。”
《國語辭典》:颜范(顏範)  拼音:yán fàn
敬称别人的容颜、风度。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