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33,分9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凌波梦
弱羽填波
托微波
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无波古井,有节秋筠
无赖是横波
湘波瑟
烟波钓客(又作:烟波钓徒)
波神(又作:阳侯之波 阳侯波)
一点秋波
玉波如渑
词典
烟波
风波
波涛
沧波
典故
凌波梦
 

《杨太真外传》卷上
玄宗在东都,昼梦一女,容貌艳异,梳交心髻,大袖宽衣,拜于?前。上问:「汝何人?」曰:「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卫宫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上于梦中为鼓胡琴,拾新旧之曲声,为《凌波曲》。龙女再拜而去。及觉,尽记之。会禁乐,自御琵琶,习而翻之。与文武臣僚,于凌波宫临池奏新曲,池中波涛涌起,复有神女出池心,乃所梦之女也。上大悦,语于宰相,因于池上置庙,每岁命祀之
《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龙三·凌波女〉~342~
玄宗在东都,昼寝于殿,梦一女子容色浓艳,梳交心髻,大帔广裳,拜于床下。上曰:「汝是何人?」曰:「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卫宫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上于梦中为鼓胡琴,拾新旧之声为〈凌波曲〉。龙女再拜而去。及觉,尽记之。因命禁乐。自(「自」字原阙,据明抄本补)与琵琶,习而翻之。遂宴从官于凌波宫,临池奏新曲。池中波涛涌起复定,有神女出于波心,乃昨夜之女子也。良久方没。因遣置庙于池上,每岁祀之。
典故
弱羽填波


《山海经·山经》卷三〈北山经·北次山经〉~92~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典故
托微波

相关人物
曹植


《昭明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例句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李商隐 离思

典故
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五〈湖阴词〉
并序:「王敦举兵至湖阴,明帝微行,视其营伍。由是乐府有湖阴曲而亡其辞,因作而附之。」词云:「祖龙黄须珊瑚鞭,铁骢金面青连钱。虎髯拔剑欲成梦【虎须拔剑欲成梦】,日压贼营如血鲜。海旗风急惊眠起,甲重光摇照湖水。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五陵愁碧春萋萋,霸川玉马空中嘶。羽书如电入青琐,雪腕如槌催画鞞。白?天子金煌铓【白虬天子金煌铓】【白?天子金锽铓】【白虬天子金锽铓】,高临帝座回龙章。吴波不动楚山晚,花压兰干春昼长。」
典故
无波古井,有节秋筠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四〈赠元稹〉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久要誓不谖】。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三及方岁阑】【三及方岁兰】【三及芳岁兰】。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登第】,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典故
无赖是横波


《片玉集集注》卷九
隋·杨广《嘲罗罗诗》:「个人无赖是横波,黛染隆颅簇小峨。幸好留侬伴侬睡,不留侬睡意如何。」
典故  
湘波瑟
 

《楚辞补注》卷五〈远游〉~73~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宋·洪兴祖补注:「上言二女,则湘灵乃湘水之神,非湘夫人也。」
典故 
烟波钓客
   
相关人物
张志和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张志和〉~5608~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父游朝,通庄、列二子书,为象罔、白马證诸篇佐其说。母梦枫生腹上而产志和。十六擢明经,以策干肃宗,特见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有韦诣者,为撰内解。志和又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善图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成。尝撰渔歌,宪宗图真求其歌,不能致。李德裕称志和「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云。
典故
傲阳侯
   
阳侯之波
 
阳侯伏
 
阳侯波


《昭明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东汉·王逸注:「阳侯,大波之神。」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
「扬雄《反离骚》:『凌阳侯之素波兮。』」东汉·应劭注:「阳侯,古之诸侯也,有罪自投江,其神为大波。」
《楚辞补注》卷四〈九章·哀郢〉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淩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汉·王逸注:「淩,乘也。阳侯,大波之神。」
《淮南子》卷六〈览冥训〉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汉·高诱注:「阳侯,陵阳国侯也。其国近水,溺水而死。其神能为大波,有所伤害,因谓之阳侯之波」

例句

谁能问帝子,何事宠阳侯。 元稹 鹿角镇

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侯。 孔德绍 王泽岭遭洪水

谑浪棹海客,喧呼傲阳侯。 李白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罗隐 钱塘江潮

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 骆宾王 晚泊江镇

典故
一点秋波


《苏轼诗集》卷十七〈百步洪二首〉
〈百步洪二首〉其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摩。不学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纤女初斜河。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典故
玉波如渑

相关人物
晋侯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五〈昭公·传十二年〉~789~
公如晋。至河乃复。取郠之役。莒人愬于晋。晋有平公之丧。未之治也。故辞公。公子憖遂如晋。晋侯享诸侯。子产相郑伯。辞于享。请免丧而后听命。晋人许之。礼也。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晋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亦中之。伯瑕谓穆子曰。子失辞。吾固师诸侯矣。壶何为焉。其以中隽也。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穆子曰。吾军帅彊禦。卒乘竞劝。今犹古也。齐将何事。公孙趋进曰。日旰君勤。可以出矣。以齐侯出。晋·杜预注:「绳水出齐国临淄县北,入时水,陵,大阜也。」
《國語辭典》:烟波(煙波)  拼音:yān bō
云烟瀰漫的水面。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又经别浦,闻渔唱于烟波。」
《國語辭典》:风波(風波)  拼音:fēng bō
1.被风所播荡。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楚辞。屈原。九章。哀郢》:「眇不知其所蹠。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2.比喻人事的变故。《儒林外史》第八回:「宦海风波,实难久恋。」《红楼梦》第九四回:「头里在这里吃饭的倒先别问去,找不成再惹出些风波来更不好了。」
《國語辭典》:风浪(風浪)  拼音:fēng làng
1.泛指水面的风与浪。如:「今天风浪很大。」
2.比喻危险或突发的事情。如:「人生的旅途,可能处处有风浪。」
《國語辭典》:风波亭(風波亭)  拼音:fēng bō tíng
1.南宋时大理寺狱中有风波亭,在今浙江省杭县城内,宋岳飞遇害之处。
2.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述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的经过。
《國語辭典》:波涛(波濤)  拼音:bō táo
1.大波浪。唐。杜甫 白凫行:「故畦遗穗已荡尽,天寒岁暮波涛中。」《三国演义》第四八回:「正观之际,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
2.引申为乱世。唐。杜甫〈八哀诗〉八首之八:「波涛良史笔,芜绝大庾岭。」
3.逃亡。《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季布诗咏》:「三三五五总波涛,各自思归营幕内。」也作「波逃」、「逋逃」。
《漢語大詞典》:沧波(滄波)
碧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閲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澮。”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昭昭 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明 秦夔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汀州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赵朴初 《水仙子》词:“问归船载着情多重?托沧波消息通。”
分類:碧波
《國語辭典》:龙女(龍女)  拼音:lóng nǚ
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女儿。
《漢語大詞典》:湘妃鼓瑟
见“ 湘灵鼓瑟 ”。
《漢語大詞典》:湘灵鼓瑟(湘靈鼓瑟)
谓 湘水 女神弹奏古瑟。《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明 张景《飞丸记·芸窗望遇》:“我也曾见 湘灵 鼓瑟曲里称神。”亦作“ 湘妃鼓瑟 ”。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 湘妃 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漢語大詞典》:湘弦(湘絃)
亦作“ 湘絃 ”。即湘瑟。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唐 孟郊 《湘弦怨》诗:“湘絃少知意,孤响空踟蹰。”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亡妇忌日》词:“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絃重理。” 苏曼殊 《为调筝人绘像》诗:“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刼后灰。”参见“ 湘瑟 ”。
《漢語大詞典》:湘瑟
湘妃 所弹之瑟。亦指代瑟。瑟,弦乐器。 唐 孟郊 《泛黄河》诗:“湘瑟颼飀弦, 越 宾呜咽歌。”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引 侯策 诗:“ 九疑 湘瑟悲龙竹,子夜秦簫隔凤楼。” 明 何景明 《夜过刘以道兄弟》诗:“山水停湘瑟,池塘到 谢 家。”
《國語辭典》:湘灵(湘靈)  拼音:xiāng líng
相传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因哀痛舜崩殂,自溺于湘江,化为湘水之神,称为「湘灵」。宋。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词:「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分類:湘水
《漢語大詞典》:元真子
即 玄真子 。 唐 张志和 的别号。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 张志和 ﹞坐事贬 南浦 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復仕,居江湖,自称 烟波钓徒 。著《玄真子》,亦以自号。” 清 吴伟业 《赠武林李笠翁》诗:“前身合是 元真子 ,一笠沧浪自放歌。”
分類:张志和
《國語辭典》:烟波钓徒(煙波釣徒)  拼音:yān bō diào tú
唐朝张志和亲丧之后,辞官隐居于江湖之间,自称「烟波钓徒」。见《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张志和传》。后以烟波钓徒比喻隐居湖海,不慕荣利的人。
《國語辭典》:玄真  拼音:xuán zhēn
1.事物的本真。晋。江统〈函谷关赋〉:「睹浮伪于末俗,思玄真乎大庭。」
2.道教称玉为「玄真」。《抱朴子。内篇。仙药》:「玄真者,玉之别名也。令人身飞轻举。」
《漢語大詞典》:玄真子
(1).传说中的古神仙。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五:“曷见 玄真子 ,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2). 唐 张志和 坐事贬 南浦 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 烟波钓徒 ,著《玄真子》,亦以自号。参阅《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后泛指归隐江湖之人。 宋 范成大 《次韵致远自毘陵见寄》:“故情若问 玄真子 ,依旧江头把钓竿。”
《漢語大詞典》:玄真子
(1).传说中的古神仙。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五:“曷见 玄真子 ,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2). 唐 张志和 坐事贬 南浦 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 烟波钓徒 ,著《玄真子》,亦以自号。参阅《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后泛指归隐江湖之人。 宋 范成大 《次韵致远自毘陵见寄》:“故情若问 玄真子 ,依旧江头把钓竿。”
《漢語大詞典》:波神
水神。 唐 刘禹锡 《贾客词》:“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 唐 元稹 《生春》诗:“ 织女 云桥断,波神玉貌融。”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二折:“我是个 金塘 小小莲花长,羞杀唤 张 家 六郎 。如今被波神移入五云乡,管领您三百红芳。”
分類:水神
《國語辭典》:阳侯(陽侯)  拼音:yáng hóu
传说中的水神。能兴风作浪,造成灾害。《淮南子。览冥》:「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幼学琼林。卷四。地舆类》:「水神曰冯夷,又曰阳侯。」
分類:阳侯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