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公社  拼音:gōng shè
1.古制二十五家为社,称为「公社」。
2.古代祭祀的处所。《礼记。月令》:「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
3.自治团体的政治机关,或其统治区域。
4.法国、比利时等国地方政府的最小行政区。
5.法国的革命政府。
6.自治生产社区。
《国语辞典》:纪德(纪德)  拼音:jì dé
André Gide
人名。(西元1869~1951)法国小说家、剧作家、伦理家。出生于巴黎的新教徒家庭,十一岁丧父。曾任诺曼第市长、卢昂地方法院院长。一度倾向共产主义,访苏归来后力主反共。先后受象徵主义和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作品以探讨个人的道德冲突及当代政治社会面貌为主。获一九四七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地粮》、《浪子回家》、《伪币制造者》等。
《国语辞典》:拾穗  拼音:shí suì
1.收割后捡拾田中的遗谷。唐。杜甫〈暂往白帝复还东屯〉诗:「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金。宋九嘉〈途中书事〉诗二首之二:「终朝拾穗不盈把,只有流民如麦芒。」
2.十九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一幅画。以自然写实的方法,亲切的描绘出农家妇女拣拾遗穗的景象。
《国语辞典》:异乡人(异乡人)  拼音:yì xiāng rén
1.非本乡的居民,或指居住于他乡的游子。如:「这些异乡人既然有心安居下来,咱们就应尽力帮助他们。」
2.书名。现代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卡缪著的小说。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青年,对宗教、婚姻及社会习俗的怀疑与反抗意识,作者即因此书而荣获西元一九五六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国语辞典》:英国(英国)  拼音:yīng guó
国名。东濒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与法国相望,西北濒大西洋。参见「大不列颠暨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条。
《国语辞典》:波微  拼音:bō wéi
Beauvais
城市名。位于法国北部,特兰河与阿布隆河的会流处。自古以来即以毡毯编织闻名于世,今日则有精密机械、化学制品等工业。
《國語辭典》:巴黎  拼音:bā lí
Paris
城市名。位于法国巴黎盆地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是法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也是欧洲大陆最大的城市。具两千馀年历史,城中的剧场、博物馆、图书馆各有数十个,音乐厅也有十馀个。因其出产花卉种类繁多缤纷,也称为「花都」。
《漢語大詞典》:高更
(paulgauguin,1848-1903)法国画家。后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做过海员和证券经纪人。曾多次去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创作,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单纯性和装饰性风格。后到南太平洋塔希提岛,描绘岛上的风土人情和古老的神话传说,追求原始艺术趣味和平面效果,色彩单纯强烈,线条粗犷,具有浓厚的东方风格。作品有《两个塔希提妇女》《讲道以后的幻景》等。
分類:法国画家
《国语辞典》:法文  拼音:fǎ wén
1.法国的语言、文字。旧音ㄈㄚˋ ㄨㄣˊ fà wén。
2.法律之明文,称为「法文」。
《国语辞典》:萨尔(萨尔)  拼音:sà ěr
Saar
地名。位于德国莱因省西南,南接法国,西邻卢森堡,境内以产煤和钢铁著名,曾为德法两国长期争夺的目标。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州。
《国语辞典》:马内(马内)  拼音:mǎ nèi
Edouard Manet
人名。(西元1832~1883)十九世纪末叶法国印象派大师之一。常至户外,在阳光下写生,因而创立色彩明朗而画风写实的印象主义。代表作有〈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等。也译作「马奈」。
《国语辞典》:方舞  拼音:fāng wǔ
一种发源于法国、流行于英国的四人舞蹈。由二男二女表演。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第四乐章有此舞曲。
《国语辞典》:伏威  拼音:fú wēi
人名。(西元1590~1649)法国画家,画风受卡拉发高的影响,擅长义大利风格的装饰画,是法国画派的创始者。
《国语辞典》:梅耶  拼音:méi yé
Antoine Meillet
人名。(西元1866~1936)法国语言学家。一生研究印、欧语言学系,认为语言发展的原因是心理的和社会的,为心理社会学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法兰西学院教授、法兰西学院院士。著有印欧语比较研究导论等。
《国语辞典》:比才  拼音:bǐ cái
George Bizet
人名。(西元1838~1875)法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学于巴黎音乐学院。作有管弦乐〈西班牙小夜曲〉,歌剧《卡门》、《采珠者》、《贝城一丽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