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宇文恺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5—612 【介绍】: 隋朔方夏州人,字安乐。宇文忻弟。好学,博览书记,尤多技艺。隋文帝时,以其有巧思,拜营新都副监。尝凿广通渠决渭水达于河,以通漕运。炀帝时为营东都副监,揣度帝意,规划东都极尽壮丽侈宏,得帝欢心,拜工部尚书。从帝北巡,为制大帐,可容数千人坐。又造观风行殿,容侍卫数百人,下施轮轴,可推移行动。终金紫光禄大夫。卒谥康。有《东都图记》、《明堂图议》、《释疑》等。
全隋文·卷二十三
恺字安乐,本朔方人,迁居京兆。周初,以功臣子封双泉伯,进封安平县公。历千牛,累迁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大象中,加上开府。隋受禅,拜营宗庙副监、太子左庶子,别封甑山县公。及迁都,领营新都副监。后拜莱州刺史。坐兄忻诛,除名。及建仁寿宫,授将作大匠,拜仁寿宫监,仪同三司,寻为将作少监。炀帝即位,为营东都副监,寻迁将作大匠。进位开府,迁工部尚书,进金紫光禄大夫。卒,谥曰康。有《东宫典记》七十卷,《东都图记》二十卷,《明堂图议》二卷,《释疑》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常州义兴人。初仕隋为鹰扬郎将。江都乱,与州民据城拒敌。唐高祖武德初,以地归唐,授东武州刺史。平辅公祏有功,封临汾侯、终泉州刺史。
颜泉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颜杲卿子。安史之乱,父被害,宗属离散。后泉明于河北求访之,悉加赡给。又求得父尸,护还长安。拜郫县令,政化清明,人情翕然。课最,迁彭州司马。家贫,居官廉。时孤藐相从百口,馆粥不给,无愠叹。居母丧,哀毁骨立。其行义,当世以为难。
王泉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二百五
泉。龙朔中官内侍监给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712 【介绍】: 唐京兆始平人,名璿,以字行。举明经擢第。高宗时,为营州户曹参军,与突厥战于独护山,败之。武则天垂拱中,授灵州都督,陈方略,请复四镇。武周圣历时,为凉州都督,大败吐蕃。休璟以儒者号知兵,自碣石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言之。迁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中宗立,累拜太子少师。卒谥忠。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九
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人。少以明经擢第。永徽中解褐吴王府典签。调授营州户曹参军。调露中将兵破突厥奚契丹于独护山。迁朔州长史。圣历中破吐蕃于洪源谷。擢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迁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中宗复位。召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酒泉郡公。加特进。拜右仆射。迁中书令。充京师留守。又以官僚之旧封宋国公。景龙二年为太子少师。景云元年充朔方道行军大总管致仕。延和元年卒。年八十六。赠荆州大都督。谥曰忠。
泉献诚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2 【介绍】: 唐高丽族人。男生子。男生内附,遣献诚诉诸朝,高宗拜为右武卫将军,使还报,随其父归唐。武周天授中为右卫大将军兼羽林卫,以善射称。能识大体,武后重之。来俊臣尝求货,献诚不答,乃诬其谋反,缢杀之。武后后知其冤,赠恤如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高丽族人,字元德。盖苏文子。及长,为大莫离支,出按诸部。弟男建、男产知国事。或谮其弟男建,男建杀男生子献忠,男生率其众与契丹、靺鞨兵附唐,高宗授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明年,迁辽东大都督。仪凤二年,奉命安抚辽东,平敛赋,罢力役,民悦其宽。卒年四十六。
泉男产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8—700 【介绍】: 唐时高丽族人。盖苏文子,男生弟。高宗乾封元年,盖苏文死,男生继立,男产与兄男建结为朋党,逐男生。唐攻高丽,男产降,授司宰少卿。武周圣历二年,授上护军。天授二年,封辽阳郡公,又迁营缮大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2 【介绍】: 唐雍州咸阳人,字方庆,以字显。武则天时任广州都督,治号第一。拜左庶子,封石泉公。博学,著书二百余卷,尤精《三礼》,时人编有《杂礼答问》。书籍图画聚藏甚多。卒谥贞。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九
綝字方庆。雍州咸阳人。以字显。起家越王府参军。武后临朝。拜广州都督。转洛州长史。迁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转凤阁侍郎。神功元年封石泉县子。以老疾乞从閒逸。授麟台监修国史。圣历二年授左庶子。进封公。长安二年卒。赠兖州都督。谥曰贞。中宗即位。追赠吏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吐蕃族人。武周圣历二年率所统吐浑七千帐归唐,授左玉钤卫将军,封酒泉郡公。中宗神龙中为朔方军前锋游弈使。玄宗开元时,数与突厥战,屡胜,赏赐良多。累迁左骁卫大将军、朔方副大使。卒年六十六。谥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恒州藁城人,字子泉。擢进士第。累迁右台监察御史,黜陟剑南道,绳举严允,课第一。玄宗开元初,为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出为汴州刺史。政清净,兴州县学舍,劝励生徒,身为教诲,风化兴行。寻入拜户部侍郎。七年,复授尚书右丞,卒。
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七
若水字子泉。恒州稿城人。第进士。累迁右台监察御史。开元中拜户部侍郎。再为尚书右丞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唐并州文水人。少聪敏,以明经举,授成安尉。力于治,有任事称。玄宗天宝初除清河太守,举美政,迁广陵长史,民为立祠赛祝,岁时不绝。旋徙河东太守,又改京兆尹。安禄山反,完善城郭,遏其侵逼,帝擢为礼部尚书。城陷遭害,谥忠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5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明经及第,授咸阳尉。张说镇并州,引入幕府。玄宗开元九年(721)任长安尉,宇文融括天下田,以憕为劝农判官,巡察各道,迁监察御史。累迁吏部、度支员外郎,仓部、兵部、吏部郎中,给事中。天宝中,历仕清河太守、广陵长史、彭城太守、襄阳太守、河东郡太守、尚书右丞、京兆尹,封酒泉县侯。十四载(755)转光禄卿、东京留守,拜礼部尚书。十二月,禄山军攻破洛阳,憕遇难,谥忠烈,赠司徒。宣宗大中初,诏求憕图像,续图凌烟阁。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与萧颖士有交往。《全唐诗》存诗3首。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
憕。并州文水人。举明经。开元时累官河南少尹。天宝中封酒泉县侯。为京兆尹。改光禄卿东京留守。安禄山反。憕缮城垒。训励士卒。遏贼西锋。擢礼部尚书。城破。为贼所害。诏赠司徒。谥曰忠懿。河洛平。再赠太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扶风人,字子全。肃宗时官国子司业,兼太原县令。工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子全,一作子泉,误。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代宗大历中历安南都护从事,检校司议郎。德宗建中中为河东节度从事,检校国子司业,兼太原令,四年以徐浩荐,与弟{自豕}并召入。其后行迹无考。事迹散见窦象《述书赋》、《元和姓纂》卷九、《历代名画记》卷六。蒙能诗工书画。《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七
蒙字子全。肃宗时试国子司业兼太原县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8—834 【介绍】: 唐僧。郑州新郑人,俗姓王。代宗大历十二年往嵩山会善寺皓律师受具足戒。德宗贞元间住池阳南泉院,三十年间足不下山。文宗太和初陆公亘等迎请下山,北面申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8—834 俗姓王,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人。肃宗至德二载(757)于密县出家。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于嵩山受戒。后嗣马祖道一。自德宗贞元十一年(795)住池州南泉山,历30年不下山。世称南泉和尚。文宗大和初,宣歙观察使陆亘请其下山,四方从学者数百人。《宋高僧传》卷一一、《祖堂集》卷一六、《景德传灯录》卷八有传。后二书存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王氏。郑州新郑人。至德二年出家。依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祝发。大历十二年。愿且壮矣。寻从嵩山会善寺皓律师。受具戒。律藏教部。靡弗究研。而卒定宗于大寂门下。一日为僧行粥次。马大师问桶里是什么。愿云者老汉。合取口。作恁么语话。自馀同参之流无敢徵诘。贞元十一年。挂锡池阳之南泉山。蘘薜以衣。畬牧以食堙谷刊木。以辟所处。毳袍之侣。交进互退。填拥庭宇。 示众云。道个如如。早是变了也。今时师僧。须向异类中行。归宗云。虽行畜生行。不得畜生报。愿云。孟八郎。又恁么去也。有时云。文殊普贤昨夜三更。起佛见法见。每人与二十棒。趁出院。赵州云和尚棒。教谁吃。愿云。具道王老师。过在什么处。州礼拜而出。愿一日游庄庄主预备礼相待。愿问庄主曰。争知老僧来排辨如此。主云昨夜土地见报愿云。王老师修行无力。被鬼神觑破。僧便问。和尚既是善知识。为什么却被鬼神觑破。答云土地前。更下一分饭著。 有时云。江西马大师。说即心即佛。王老师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么道。还有过么。赵州出礼拜。时有一僧随问。州上座礼拜。意作么生。州云。汝却问取和尚。僧问愿适来谂上座礼拜。意作么生。答云他却领得老僧意。一日捧钵上堂。黄檗先居第一座不起。愿问曰。长老是什么年中行道。檗云。空王佛时。愿云犹是王老师儿孙在。下去。一日问黄檗云。黄金为墙堑。白银为壁落。此是何人居处。檗云。是圣人居处。云更有一人。居何国土。檗叉手立云。道不得。何不问王老师。檗却理愿前话而问。答云可惜许。又问黄檗定慧等学如何。檗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好。云莫是长老见处么。檗云不敢。云浆水价且置。草鞋钱教阿谁还。一日遇两堂首座争猫儿。愿提起猫儿。问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即斩之。赵州自外归。愿举似前话。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愿曰汝适来若在。即救得猫儿。陆亘大夫问云。弟子从六合来。彼中还更有身否。答云分明记取。举似作家。陆异日又谓曰。弟子亦薄会佛法。愿问。大夫十二时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愿云犹是阶下汉。陆一日向愿道。肇法师甚奇怪。解道万法同根。是非一体。愿指庭前牡丹花云。时入见此一株花。是梦相似。 示众云。王老师卖身。阿谁要买。一僧出云。某甲买。云不作贵。价不作贱价。汝作么生买。僧无对。后来卧龙代云。属某甲了也。一日与归宗麻谷约同。参礼南阳国师。及行。乃于路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归宗坐圆相中。麻谷作女人拜。愿云恁么即不须去也。归宗云。是何心行。愿乃相唤而回。大和初宣使陆公护军刘公北面申礼。迎请下山。 八年甲寅十月二十一日示疾。俄有白虹贯后峰。巨石自压。声闻数十里。虎绕林木昼号。识者忧之。十二月二十五日旦。忽戒门人曰。星翳灯幻久矣。勿谓吾有去来也。奄尔而逝。春秋八十七夏。腊五十八。弟子契元文畅等。凡九百人。皆布衣墨巾。执心丧礼。奔赴会葬者。相继于路。哀号之声震林谷。越明年乙卯。乃克奉全身于灵塔。膳部员外郎史馆脩撰刘轲撰文勒碑。追颂德美。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普愿。俗姓王。郑州新郑人也。其宗嗣于江西大寂。大寂师南岳观音让。让则曹溪之蒙子也。于愿为大父。其高曾可知也。则南泉之禅有自来矣。愿在孕母不喜荤血。至德二年跪请于父母乞出家。脱然有去羁鞅之色。乃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受业。苦节笃励胼胝皲瘃。不敢为身主。其师异之。大历十二年愿春秋三十矣。诣嵩山会善寺皓律师受具。习相部旧章究毗尼篇聚之学。后游讲肆上楞伽顶入华严海会。抉中百门观之关钥。领玄机于疏论之外。当其锋者皆旗靡辙乱。大寂门下八百馀人。每参听之后寻绎师说。是非纷错。愿或自默而语。群论皆弭。曰夫人不言乃言尔耳。自后含景匿耀。似不能言者。人以其无法说或扣其关。亦坚拒不泄。时有密赜其机者。微露头角。乃知其非无法说时未至矣。贞元十一年拄锡池阳南泉山。堙谷刊木以构禅宇蓑笠饭牛溷于牧童。斫山畬田种食以饶。足不下南泉三十年矣。夫洪钟不为莛撞发声。声之者故有待矣。太和年初宣使陆公亘前池阳太守。皆知其抗迹尘外为四方法眼。与护军彭城刘公。同迎请下山北面申礼。不经再岁。毳衣之子奔走道途不下数百人。太和甲寅岁十月二十一日示疾。十二月二十三日。有白虹贯于禅室后峰。占之者得非南泉谢世乎。是日西峰巨石崩。声数十里当昼有乳虎绕禅林。而号。众咸异之。二十五日东方明告门人曰星翳灯幻亦久矣。勿谓吾有去来也。言讫而谢。春秋八十七。僧腊五十八。契元文畅等凡九百人。皆布衣墨巾泣血于山门。赴丧会葬者相继于路。哀号之声震于崖谷。乙卯岁门人奉全身于灵塔。从其教也。膳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刘轲钦若前烈追德颂美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太原文水人,字后己。李憕孙。敬宗宝历初,迁右拾遗。淮南节度使王播献钱十万求领盐铁,景让极论不可。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商、华、虢三州刺史,封酒泉县男。宣宗大中中,进御史大夫,拜西川节度使,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事母孝。性好奖掖寒士。卒年七十二,谥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9?—860? 字后己,太原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宪宗元和中进士及第,释褐授校书郎。敬宗初为右拾遗。时王播进钱求领盐铁,景让亟论不可,遂知名。累迁商州刺史。文宗开成二年(837)入为中书舍人,后出为华、虢二州刺史,再入为礼部侍郎、知贡举。武宗会昌中,历右散骑常侍、浙西观察使。宣宗时,入为尚书左丞,累官吏部尚书、御史大夫。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大中十三年(859)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72岁卒,谥曰孝。景让有大志,正色立朝,言无避忌,为史家所称。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1联。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三
景让字后巳。赠太尉憕孙。宝历初为右拾遗。沈傅师观察江西。表以自副。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商华虢三州剌史。自右散骑常侍出为浙西观察使。入为尚书左丞。拜天平节度使。徙山南东道。封酒泉县男。大中中进御史大夫。拜西川节度使。病丐致仕。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