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油炸  拼音:yóu zhá
利用煮沸的油使食物熟透。如:「年糕裹上面粉后油炸,就成为美味可口的点心。」
《漢語大詞典》:油炸鬼
即油炸果。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 老程 回来了,端着两大碗甜浆粥,和不知多少马蹄烧饼与小焦油炸鬼。”参见“ 油炸果 ”。
分類:油炸果
《國語辭典》:油炸果  拼音:yóu zhá guǒ
油炸的面食。面粉中和以盐、碱与油,切成小方块,拉长后放在滚油中炸,立即爆长而焦黄,成为环状或条状。也称为「油条」、「油鬼」。
《漢語大詞典》:油炸桧(油炸檜)
即油炸果。相传老百姓痛恨 南宋 奸臣 秦桧 ,故有此称。《杭州的传说·油炸桧》:“原先,油炸桧是背对背的两个面人。做一个油炸桧,得花不少工夫,实在太费事了。后来逐渐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老百姓当初吃油炸桧,是为了消消恨的。”参见“ 油炸果 ”。
《國語辭典》:油炸果  拼音:yóu zhá guǒ
油炸的面食。面粉中和以盐、碱与油,切成小方块,拉长后放在滚油中炸,立即爆长而焦黄,成为环状或条状。也称为「油条」、「油鬼」。
《漢語大詞典》:油炸脍(油炸膾)
即油炸果。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三博士》:“我底论文是《油炸脍与烧饼底成分》。”参见“ 油炸果 ”。
分類:油炸果
《國語辭典》:油炸果  拼音:yóu zhá guǒ
油炸的面食。面粉中和以盐、碱与油,切成小方块,拉长后放在滚油中炸,立即爆长而焦黄,成为环状或条状。也称为「油条」、「油鬼」。
《漢語大詞典》:油炸烩(油炸燴)
即油炸果。《阿英日记·一九二七年八月十日》:“盐买不着,向‘油炸烩’店匀得半斤,铜元八十枚。”参见“ 油炸果 ”。
分類:油炸果
《國語辭典》:油炸果  拼音:yóu zhá guǒ
油炸的面食。面粉中和以盐、碱与油,切成小方块,拉长后放在滚油中炸,立即爆长而焦黄,成为环状或条状。也称为「油条」、「油鬼」。
《國語辭典》:油炸果  拼音:yóu zhá guǒ
油炸的面食。面粉中和以盐、碱与油,切成小方块,拉长后放在滚油中炸,立即爆长而焦黄,成为环状或条状。也称为「油条」、「油鬼」。
《国语辞典》:油炸豆儿(油炸豆儿)  拼音:yóu zhá dòu ér
北平方言。指蟑螂。
《國語辭典》:开口笑(開口笑)  拼音:kāi kǒu xiào
1.张嘴发笑,指人心情愉快。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溪曲。」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裂开缺口有如人咧嘴而笑的样子。如:「你看!你的鞋都已经开口笑了,还不换双新的?」
3.用面粉、奶油、鸡蛋调制后油炸而成的食品,炸好时出现裂口,像人开口发笑的样子,故称为「开口笑」。如:「妈妈炸了一大盘开口笑,他俩吃得好开心。」
《國語辭典》:寒具  拼音:hán jù
1.一种冬寒时的食品。似今之馓子,以糯米和面搓成细绳,挽曲如环,以油煎而食用。
2.禦寒的用具。《宋史。卷四四四。文苑传六。刘恕传》:「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
《國語辭典》:餦餭  拼音:zhāng huáng
乾的糖类制品。《楚辞。宋玉。招魂》:「粔籹蜜饵,有餦餭些。」
《國語辭典》:巧果  拼音:qiǎo guǒ
一种食品。旧俗每逢七夕用面粉和糖等,做成片状或菱形,放入油锅中炸脆,即成香脆可口的点心。
《国语辞典》:油煠  拼音:yóu zhá
油炸的面食。如油条、麻花等。《西游记》第四四回:「先吃了大馒头,后吃簇盘、衬饭、点心、拖炉、饼锭、油煠、蒸酥,那里管甚么冷热,任情吃起。」
《漢語大詞典》:安乾
即馓子。一种油炸面食。 晋 束晳 《饼赋》:“若夫安乾粔籹之伦,豚耳狗舌之属,剑带案盛,餢飳髓烛,或名出于里巷,或法出乎殊俗。”纬略卷四引 晋 卢谌 《祭法》:“四时祠用安乾。”参见“ 餲 ”、“ 寒具 ”。
《漢語大詞典》:环饼(環餅)
一种环钏形的油炸面食,又称馓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细环饼、截饼:皆须以蜜调水溲麪;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卢谌 《祭法》:“夏祠别用乳饼,冬祠用环饼也。”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食物中有饊子,又名环饼。或曰:即古之寒具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部·寒具:“环饼,象环釧形也。”
《漢語大詞典》:咸食
方言。面糊裹菜肉的油炸食物。《金瓶梅词话》第二二回:“拿粥来吃,就是四个醎食,十样小菜儿。”